2001规范设计谱
最新的《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ll一2010》对01规范做了小幅小改,补充了关于7度(0.15g)和8度(0.30g)设防的抗震措施规定,按《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调整了设计地震分组,调整了地震影响系数曲线的阻尼调整参数。
1.3 抗震设计反应谱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反应谱从50年代中期开始广泛应用,经过了50多年的发展,仍然是当今最基本的结构抗震设计理论之一。随着高层、超高层等长周期结构的发展,对反应谱长周期的研究也逐渐开展,但在我国目前研究较少,而且主要关注反应谱的不合理性。如于海英和周雍年利用台湾SMART-1台阵记录分析了同类场地上的地震动长周期分量特性,并将SMART-1台阵场地的平均谱与新的抗震设计规范中的设计反应谱做了比较。郭明珠和陈厚群对2001年的抗震设计规范中场地类别划分与抗震设计反应谱进行了讨论,指出了其中一些不协调之处。赵斌和王亚勇对《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中设计反应谱做了的几点讨论。张晓志、谢礼立和于海英,定性地讨论了采用精确法和其它数值方法计算地震动反应谱的精度问题。周雍年等对设计反应谱长周期段的研究。梁小华结合舟山市桃天门大桥抗震设计在长周期段的需要,以强震记录为基础,统计分析建立了以以均值反应谱为基础的长周期反应谱等。此外在《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颁布后,很多学者在新规范的基础上展开了新的研究,并发表大量论文。源-自/优尔+文,论`文'网]www.youerw.com
一般认为,影响地震动反应谱谱值Sa的因素有震源机制、震中距、震源深度、地质条件、震级场地条件、阻尼比和周期等。相应于这些影响因素,扛着设计反应谱存在的问题可大致归纳为:
1) 场地分类方法、分类标准的确定和设计谱第二拐角周期Tg的取值问题;
2) 设计谱短周期上升段与第一拐角周期的取值问题;
3) 设计谱平台高度的确定问题;
4) 设计谱中长周期段下降速度与取值问题;
5) 竖向地震作用与地下地震作用设计谱问题;
6) 近断层地区设计谱的预测问题等等;
7) 阻尼比影响的设计谱问题;
实际地震动是非常复杂的,每次大地震及其反应谱都表现出新的特点,分析新地震的反应谱特征,比较不同地震反应谱之间的异同,从而作为更新现行规范设计谱的依据是各国抗震设计谱不断修改变革的一贯做法。按照这一做法,设计谱的发展完善只能依靠地震的发生和地震动记录的数量的积累才有望取得比较理想的结果。因此,目前各国科学家都指望能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取得尽量多的强震观测记录,同时将能够影响设计谱的各种因素分类的更细,以期能在这样的基础上得到较为稳定的各种设计谱。但是也有学者认为目前所出现在设计谱中的这些问一方面是因为设计谱的形状和大小受到了场地条件、震源参数以及场地相对震源的距离和方位的强烈影响,而另一方面这些影响因素又十分的复杂,虽然理论上可以但是实际上很难用简单的参数来代表和分类这些影响,因此上面所述的问题决不是能够靠增加观测记录的数量就能解决的,必须另辟蹊径才能有望取得较好的结果。强地震动观测是人们认识地震动特征和结构地震反应特性的主要手段,自美国 1932 年建设世界上第一个强震观测台站并于 1933 年获得第一条地震加速度记录以来迄今已历时 70 余年,位于地震区的各国家和地区不惜重金建成或正在建设自己规模宏大的强震观测台网以不断获取新的强震数据。事实上,自 1933 年到 1994 年世界各国获取的可用地震记录已达五千余条。近几年内发生的日本 Kobe 地震、中国台湾集集地震和土耳其地震中又获取了一批资料相对完备的地震记录,这些记录为反应谱的研究和各国抗震规范的制定提供了非常宝贵的数据资料。但是即便如此,要建立一个可考虑众多影响因素同时又能做到强震记录在各个影响因素和世界各个地区间分配均匀,还可以细致分类的地震动数据库仍然很困难。因此,只能从地震动反应谱的一致性着手。这样就有必要加权对地震动统一性的研究,即首先不去寻求不同地震反应谱间的差异,而是分析众多影响因素作用下的反应谱的一致性和普遍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