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阿玛蒂亚•森认为人之所以贫困是因为他们缺乏创造收入的能力和机会,或者是取得收入的机会和能力较其他人而言过低,从而无法拥有正常的生活水平。
欧共体曾在《向贫困开战的共同体特别行动计划的中期报告》这样定义贫困,贫困是指个人、家庭以及群体由于物质、文化、社会资源的匮乏而被排除在其所在国家的最低限度的生活方式之外。世界银行也曾给贫困下过定义,认为贫困即缺少达到最低生活水准的能力。
我国在《中国城镇居民贫困问题研究》以及《中国农村贫困标准》研究报告中将贫困界定为个人或家庭的物质生活水平达不到社会可接受的最低标准。他们由于缺乏某些必要的生活资料而导致生活处于困难境地。
绝对贫困又称为生存贫困,是指在特定社会经济条件下,个人和家庭缺乏依靠自身的合法收入来维持基本的生存需要的能力。相对贫困是指收入水平所能维持的生活标准低于社会平均水平,是一种阶层之间或是阶层内部的收入差异,世界银行认为收入只要少于该地区的平均收入水平1/3的成员便可视为相对贫困。本文所讨论的社会救助问题主要是对于绝对贫困而言的。
贫困线,又称贫困标准,是指在一定的社会发展阶段的时间、空间条件下,个人或家庭为了达到维持其基本的生存目的所必须消费的实物及服务的最低费用。
注: 上表由网上资料整理所得
2015年10月初,世界银行宣布将国际贫困线标准上调至每人每天生活支出1。9美元,之前为1。25美元。本次大幅上调贫困线标准意味着全球贫困人口数量将大大增加。
1。1。2 社会保障制度
社会保障制度是国家通过立法而制定以保障全社会成员基本生存与生活需求的社会保险、救助、补贴等一系列制度的总称。社会保障主要由社会福利、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优抚和安置等各项不同性质、作用和形式的社会保障制度构成。现代国家几乎都有相应的社会保障法律规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社会保险
社会保险一种国家强制社会成员参与的社会安全制度,其目的为了预防和分担失业、疾病、年老、生育、死亡等社会风险。社会保险的主要包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
(2)社会救济
社会救济是指国家和社会通过对贫困者提供物质帮助,以确保每个公民享有基本的生活权利。社会救济的形式很多,主要包括以下几点:失业救济、孤寡病残救济、城乡困难户救济和自然灾害救济等。
(3)社会福利
社会福利分为广义和侠义两种,广义的社会福利内涵丰富,涵盖提高广大社会成员生活水平的各种政策和社会服务。不仅包含从教育、医疗到住房、生育等方面的福利待遇,也涉及交通、文娱、体育等方面。
狭义的社会福利是针对特定人群,如生活能力较弱的儿童、老人、残疾人、慢性精神病人等而开展的社会照顾和社会服务。
(4)优抚安置
优抚安置,在我国,是以烈士军属、复员退伍军人、残疾军人及其家属为主要主要对象,给予以优待、抚恤、安置的一项社会保障制度。
1。1。3 社会救助制度
社会救助制度的发展主要经历了三个不同的历史阶段。
第一阶段:私人援助。社会救助是世界上最古老的社会保障。一般认为,它起源于人类恻隐之心或中世纪世俗和宗教的慈善事业。公元前500年,希腊鼓励公民参与公共事业,并且为贫民设置了存有食物,衣物等物质资源的公用设施。公元前100年,罗马帝国确立了由贵族家族向贫困的罗马公民分发的谷物的传统。古代中国的孔子也在《论语》中宣扬“仁”的思想以规范和约束社会的人。这个阶段的救助特点偏向道义和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