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政策效应非对称性问题
货币政策是以总量调控为主的重要的宏观经济管理手段,货币当局更多关注
经济的整体运行情况,制定和实施统一的货币政策。统一的货币政策是以货币区内各地区经济发展的同质性为前提的,如果区域经济发展不均衡,统一的货币政策就会产生区域效应非对称性问题。同时论文网货币政策的传到方面来讲,不同的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会导致不同的执行效果,最终也会导致货币政策的非对称性问题,价格粘性在货币政策作用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一。货币政策非对称性文献综述
现有文献主要从三个层面来解释货币政策非对称性的形成机理:
第一个层面是心理层面,主观预期的非对称调节是货币政策非对称效应产生的主要原因。文献的研究主要落脚于主观预期的非对称调整,经济“人是一个含义深刻而广泛的概念,不同的经济人假设会导致分析结果出现差异。因为经济主体的心理预期受到边际报酬率。通货膨胀趋势和市场情绪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公众预期和情绪调整是不对称的,使得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具有了不确定性,并最终导致货币政策效应的非对称。
第二个层面是传导机制层面,价格粘性是导致非对称性产生的关键因素。货币政策的传到最终会通过价格的变化和调整来作用于市场。新凯恩斯主义的货币理论对货币政策非对称提出了价格粘性微观解释。凯恩斯假设,工资和价格向下调整刚性和向上灵活调整,从而总供给曲线为凸。在存在凸的总供给曲线的情况下,我们就很容易推导出货币政策对真实产出具有非对称的影响。
第三个层面是市场环境层面,传导渠道和经济结构的非对称是货币政策非对称性的根源。此层面主要从传导渠道的非对称性方面说明货币政策的非对称性效应问题。传导渠道的非对称决定了货币政策作用效果的非对称。
二。价格粘性理对货币政策传导的影响
新古典经济学的瓦尔拉斯竞争均衡模型假定价格充分灵活,市场自动出清,理性人能在看不见的手“的引导下实现经济的长期均衡增长。
费雪方程:
Mv=Py
其中M为货币数量,v为货币流通速度,P为一般价格水平,y为实际产出。说明名义货币需求与名义收入水平之间总是保持一种较为稳定的比例关系,对整个经济体系来说也是如此。
实际经济的运行是粘性价格。价格粘性就是指商品的价格不容易发生变动,具体点也就是说价格调整的过程是漫长的缓慢的。货币政策的实质是通过控制其数量强度和调控方向来影响市场的决策行为,那么价格是商品需求和供给的桥梁,自然价格粘性也成为了货币政策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在一个宏观经济上行或下行运行期间,由于货币政策的持续性同向操作,从而使得一般物价水平与金融资产价格在短期内难以出现一次性货币数量冲击后短期的动态均衡状态,而是存在一个较长时间的累积叠加超调或失调状态,金融资产价格在其周期性运行中总是先于实体经济。通货膨胀达到周期性的顶部或底部,而不是滞后于实体经济和通货膨胀。一定程度上说明了价格粘性在价格调整中的决定性作用,价格粘性的程度也直接影响到货币政策执行效果的方向程度和不对称性的程度。
三。价格粘性的测度模糊性问题
价格粘性对货币政策的效果有显著的影响,是导致货币政策非对称性的重要因素之一,那么价格粘性的测度将成为的研究分析货币政策非对称性问题的重要课题之一。价格呈现出了十分缓慢的调整,这种价格调整明显滞后于外部冲击的特性即为价格粘性。那么价格粘性也就可以从价格调整的速度。幅度。周期等方面进行预判和测度。
价格粘性测度从数据来源方面和数据处理方面都存在很大的模糊性,也就是说商品的价格粘性的测度也是非理性人“的。商品价格和金融资产价格对当期的货币供给量变动的冲击存在一个反应时滞。与商品价格相比,由于投资者对货币政策的预期作用,使得金融资产价格相对比较敏感,可以视为金融资产价格不存在价格粘性。若当期的实际国民收入和金融资产数量不变,则意味着当期货币数量的变动将会通过金融资产价格的变动得以表现。伴随着商品价格粘性的逐渐消失,一次性货币供给的冲击会被金融资产价格和商品价格共同吸收,这也意味着商品价格的调整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同时也说明了价格粘性的测度的模糊性。在一定程度上价格粘性的比较是可以的,具体精确的程度来描述货币政策在价格调整方面的非对称性问题是不现实的,同时影响货币政策的非对称问题也是多方面的,单一的因素即价格粘性是不足以实证货币政策的非对称性问题。价格粘性确实影响着货币政策的传达和执行效果,在制定货币政策的过程中考虑价格粘性的影响因子是合理的,货币政策的非对称性的方向是较容易预判和控制的,货币政策的非对称性的执行效果的程度估算是复杂的。
四。结论
价格粘性是导致非对称性产生的关键因素,货币政策的制定和实施过程有必要考虑价格粘性这个影响因子。建议适度差别的区域货币政策,配合财政政策。产业政策和对外贸易政策。收入分配政策,加快区域经济均衡发展,促使不同区域价格粘性的合理化,使得货币政策符合的特色,争取让货币政策影响效果最佳化,最终达到全国经济金融稳健发展。
货币政策效应非对称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