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新民主主义文化思想的方法论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文化思想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党人在反帝反封建的伟大实践中所形成的以主义为指导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毛泽东新民主主义文化思想作为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以来都是学术界研究的重点,学术界对毛泽东的新民主主论文网义文化思想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其内涵。理论渊源以及当代价值的探析等方面,而对毛泽东新民主主义文化思想的方法论的研究较为缺乏。本文就毛泽东新民主主义文化思想的方法论谈谈笔者的拙见,望能引发思考。
一。群众路线是毛泽东新民主主义文化思想方法论的根本内容
群众观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在文化领域,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文化建设的主体力量,是先进文化的主要来源。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文化思想中自始至终都贯彻着群众路线方法。
首先,毛泽东坚持群众路线,界定了新民主主义文化的属性。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毛泽东指出: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就是人民大众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就是新民主主义的文化,就是中华民族的新文化。“[1](P。708-709)其中,所谓大众的文化,是指为全民族中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工农劳苦民众服务,并逐渐成为他们的文化。“[2](P。708)不管是封建阶级的文化,还是资产阶级的文化,他们的文化都是为了加强对广大人民群众的统治以更好地服务统治阶级。而新民主主义文化是为工农劳苦民众服务的,是属于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毛泽东的这一观点,将新民主主义文化与以往的剥削阶级的文化明确区分开来。其次,毛泽东明确指出人民群众是新民主主义文化建设的主体。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在社会文化领域,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文化建设的主体力量。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毛泽东指出:一切进步的文化工作者,在抗日战争中,应有自己的文化军队,这个军队就是人民大众。GM的文化人而不接近民众,就是‘无兵司令’,他的火力就打不到敌人。“[3](P。708)可见人民群众是新民主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没有人能够脱离人民群众而创造出真正的文学作品。如何发挥人民群众在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即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方法。最后,毛泽东指出了新民主主义文化的发展方式。毛泽东说:人民生活中本来就存在着文学艺术原料的矿藏,这是自然形成的东西,但也是最深刻。最丰富。最基本的东西……它们是一切文学艺术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唯一的源泉。“[4](P。860)因此,发展新民主主义文化,必须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具体来说就是文艺工作者深入到人民群众当中,记录人民群众的意见和建议,通过收集整理后,再将其与自己的作品有机结合起来,便于人民群众更好地掌握。发展先进文化必须深入到广大人民群众中去,听群众所言,想群众所想,才能创造出既适应群众需要又能提高群众素质的文化作品。
二。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新民主主义文化思想方法论的主要内容
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就是要求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就是要把列宁普遍原理与中国GM与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一文中,毛泽东对实事求是“赋予了新的哲学含义,他指出:‘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我们要从国内外。省内外。县内外。区内外的实际情况出发,从其中引出其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即找出周围事物的内部联系,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5](P。801)实事求是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从世界观看,世界是客观的物质世界;从方法论看,要求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这便是新民主主义文化的科学的“含义:一是意味着主观与客观相一致,二是正确处理各种文化之间的关系。在新民主主义文化的研究过程中,实事求是。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是毛泽东新民主主义文化思想方法论的主要内容。
首先,毛泽东从实际出发,认清新民主主义文化发展的现实状况。大批知识分子在抗日统一战线形成之后来到根据地,他们中很多人长期生活在国民党统治之下,或多或少存在着资产阶级的思想和小资产阶级的思想,这对当时新民主主义文化的发展造成了一定的阻碍。毛泽东认清这一情况后,实事求是地提出了将文艺工作与工农兵相结合的方针,以使主义理论与工农群众的实际生活相结合,创造出真正为大众所需的文化。其次,毛泽东为了保证能够做到实事求是,强调了调查研究的重要性。调查研究是理论联系实际最有效的方法,也是毛泽东一贯主张践行的方法。早在五四“运动前期,毛泽东就倡导对国情的研究。究其一生,毛泽东始终都在强调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调查研究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实事求是的过程,没有调查研究,就无法知道人民群众真正需要的文化,也就无法创造出为人民所需的文学艺术,也就无法促进新民主主义文化的发展,因此,新民主主义文化的建设与发展必须重视调查研究,必须坚持实事求是。最后,毛泽东坚持扬弃“的方法,批判继承传统文化,吸收借鉴外来文化。新民主主义文化的科学内涵要求正确处理各种文化之间的关系,从纵向看,是正确处理与传统文化的关系,从横向看是正确处理与外来文化的关系。毛泽东始终坚持着扬弃“的分析方法,批判全盘西化“论和文化复古主义“两个错误的观念。对待中国传统文化,毛泽东强调:中国在长期的封建社会中,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化,清理古代文化的发展过程,踢出其封建性的糟粕,吸收其民主性的精华,是发展民族新文化,提高民族自信心的表条件,但是,决不能无批判地兼收并蓄“。[6](P。707-708)即对待中国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对待外来文化,毛泽东指出:中国应该大量吸收外国的进步文化,作为自己文化食粮的材料“。[7](P。706)但不能毫无原则地全盘吸收,要以主义为指导,分析批判地吸收和借鉴。对此,毛泽东提出:一切外国的东西,如同我们对于食物一样,必须经过自己的口腔咀嚼和肠胃运动,松紧唾液胃液肠液,把它分解为精华和糟粕两部分,然后排泄其糟粕,吸收其精华,才能对我们的身体有益,决不能生吞活剥地毫无批判地吸收。“[8](P。707)即对待外来文化,也需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三。独立自主是毛泽东新民主主义文化思想方法论的基本内容
独立自主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内容,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党人,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在GM和建设的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一个基本原则和方法。十月GM后的苏联教条主义盛行,在文化方面也实行专制主义,甚至对文学创作实行行政干预。建国初期,在经济。政治方面都在模仿苏联,但在文化建设方面,毛泽东一直主张探索独立自主的道路,他曾说过:我们的文化教育政策不采取他们的办法,我们采取有领导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9](P。253)在新民主主义文化的建设过程中,毛泽东一直贯彻着独立自主的基本方法。
首先,新民主主义文化建设中,毛泽东坚持以列宁主义为指导思想。指导思想是文化建设过程中的旗帜,为文化建设指明方向。新民主主义文化建设期间,社会上仍充斥着封建残余思想和资产阶级的腐朽思想,多元的文化思想并存,确立正确地指导思想有利于统一广大人民的思想观念,坚定新民主主义文化建设的信念。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就中国的新文化建设指出:这种文化,只能由无产阶级的文化思想即主义思想去领导,任何别的阶级的文化思想都是不能领导了的。“[10](P。698)主义思想即列宁主义,只有坚持列宁主义的指导,并与具体实际相结合,才能保证文化建设的正确方向。毛泽东曾说:把列宁主义的理论和中国GM的实践密切地联系起来,这是我们党的一贯的思想原则。“[11](P。116)其次,毛泽东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建设原则。双百“方针是文化建设的一项基本政策,充分体现了的基本国情,有别于苏联文化建设的教条主义。1951年4月和1953年8月,毛泽东就戏曲改革和历史问题分别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原则,随后双百“方针陆续应用到文化建设的各个方面。1956年4月28日的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毛泽东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双百“方针,他指出:艺术问题上的百花齐放,学术问题上的百家争鸣,我看应该成为我们的方针。“[12](P。54)并在5月2日的最高国务会议第七次会议上再次提出要用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作为繁荣发展艺术。学术的指导方针。最后,坚持文化发展的客观规律。认识文化发展的客观规律,尊重它,把握它,才能实现对文化建设的科学领导,才能使文化建设不偏离正确的轨道。苏联的文化建设正是违背了文化发展的客观规律,简单粗暴地干涉文化建设与发展,只能导致失败。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观告诉我们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事物,任何事物的存在都是独一无二的,文化亦是。各个国家的国情不同,文化的建设与发展自然不一样,毛泽东对此曾形象地说过:一棵树的叶子,看上去是大体相同的,但仔细一看,每片叶子都有不同。有共性,有个性,有相同的方面,也有相异的方面。这是自然法则,也是主义的法则。“[13](P。76)这一观念深刻地体现在毛泽东对双百“方针的探索与坚持之中。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文化思想的方法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