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村中小学教育面临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中图分类号:G6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5)14-0231-01
一。目前农村中小学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1。教育投入不足导致教育资源缺乏。由于许多县级财政也存在众多困难,难以担论文网当起教育投资的重担,导致农村中小学教育资源相对匮乏,许多农村学校的操场破旧,图书馆。微机室。实验室成了摆设,更甚者有些学校根本没有这些设施。
2。教育资源配置的重点没有真正转变,本末倒置。虽然基础教育经费投入增幅很大,但真正用于农村中小学设施设备配备。教师素质提升。教育教学研究。质量监测评估的经费少之又少,这使很多提高质量的措施难以实施。
3。中小学教育师资力量薄弱。主要表现在:教师数量不够,质量不高,结构不优,体制不顺。年青轻教师不愿到农村执教,优秀的教师全力向县城流动,造成农村小学教师队伍结构明显不合理,如教师年龄普遍老化。知识结构不够全面。教学方式过于传统等等。
4。教学目标不明确,教学方法单一。当前,农村中小学和家长把升学率看成是评价学校好坏的重要标准。对学生采取灌输的教育方式,剥夺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学生主动学习。自主学习的氛围没有真正形成,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分层教学。关注学困生“群体的教学要求也还多停留在口号上。白纸上。
5。留守儿童问题依然存在。留守儿童“缺少父母的爱,在对他们的管教上很容易出现三多“和三缺“问题:隔代监护多溺爱。寄养监护多偏爱。无人监护多失爱;生活上缺人照应。行为上缺人管教。学习上缺人辅导。另外,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没能引起学校和教育部门的足够重视,学校很少开设甚至从来没有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更谈不上配备专门的心理辅导教师。
二。应对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村中小学教育面临问题的措施
1。完善农村教育投入及成本分担机制。要解决农村教育投入分担不合理的问题,必须建立健全城乡统一的财政体系,这是实现城乡统筹发展,保证教育健康持续发展的前提。在农村教育投入机制中引进多源头的投资渠道,多考虑吸引民间办学力量发展农村教育。
2。切实改变投入结构重硬轻软的局面。近几年,国家对农村教育投入给予了极大倾斜,但投入更多地用来盖房子。上硬件,而真正与提高质量关系密切的教师队伍建设。课程资源建设。教育教学研究。专业支持服务体系建设却很少增加投入。这使教育投资的育人效益难以与投入总量的大幅提高同步提升,这种局面应该加快改变。
3。必须切实加强农村中小学师资队伍建设。加强农村中小学师资队伍建设。必须要统筹考虑。整体设计,建立培养能够适应农村基础教育发展和改革需要的教师队伍的长效机制,并从法规。制度上解决城乡教师定期交流任职和建立农村教师特殊岗位津贴制度等问题。在农村教师培训中,也应充分考虑农村特点。农村教师首要的是了解农村。熟悉农村。热爱农村,洞悉农村社会发展的方向。趋势。动态和对教育工作的需求。
4。必须理清中小学的培养目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急需大量新型农民,这是农村不可否认的需求。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为培养新型农民打好基础,这应该是农村中小学培养目标中的重要内容,当然它不应是也不可能是其培养目标的全部。把握农村教育的为农服务“的方向。农村教育必须确立为农服务的办学思想,其一培养学生热爱农村的意识,只有热爱农村才会想在农村有一番作为。其二调整农村教育内容,实行三教统筹“即基础教育!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相结合,培养学生学习农业知识和技能使他们掌握一技之长。
5。高度重视农村基础教育的协调发展。农村学前教育已经引起高度重视,但农村特殊教育的投入和政策倾斜还远没有到位,农村高中负债运行的困局急需国家统筹考虑,帮助解决。农村家庭教育。校外教育环境亟待优化的现实也应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农村寄宿制学校学生。大量留守儿童的课外活动场地与设备设施保障,生活教师。卫生与心理健康教师的编制和待遇等实际问题,都亟待提上政府领导的重要议事日程,有步骤地尽快加以解决。
总之,农村中小学的教育教学必须充分考虑农村实际,必须着力体现农村特点,必须适应城乡一体化格局中的新农村建设需求。在统筹城乡教育发展时,应对农村中小学的教育教学工作给予更多的关注。支持和政策倾斜。
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村中小学教育面临的问题及对策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