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需求视角下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StudyonTalentCultivationModeofHigherVocationalEducationfromthePerspectiveofEnterpriseDemand

――AnEmpiricalStudyonGrad论文网uatesandEmploymentUnitsinthePearlRiverDeltaEconomicZone

TANFeiZHULi-wei

(GuangdongInstituteofScienceandTechnology,ZhuhaiGuangdong519090,China)

[Abstract]Inrecentyears,thereisacontradictoryphenomenon-recruitmentdifficulty“oftechnicaltalentsandemploymentdifficulty“ofgraduatesfromhighervocationalcollegescoexistinmanyindustries。Thetalentsfromhighervocationalcollegeswerenotaccurateforactualdemandofenterprises。Fromtheenterprisedemandperspective,thispapertakesthedifferencesbetweenactualdemandofenterprisesandtrainingsituationoftalentsfromhighervocationalcollegesasthebreakthroughpoint。ThroughasamplesurveyofgraduatesandemploymentunitsinthePearlRiverDeltaeconomiczone,thispaperputsforwardaconceptionofchangingtalenttrainingmodeinhighervocationalcollegesbythepathofschool-enterprisecooperationafteranalyzingcausesofseparationbetweenenterprise’sdemandandtalentstraininginhighervocationalcollegefromtwoaspects-externalenvironmentandconnotationconstruction。

[Keywords]Highervocationalcolleges;Talenttrainingmode;Ddemandofenterprises;School-enterprisecooperation

0引言

人力资源是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的重要资源。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提出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类型,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可见,高等职业院校是培养高级技能人才的重要渠道,高职人才素质的高低关系着人力资源竞争力的强弱,也关系着地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目前,全国高职高专院校近1300所,在校生近760多万人,高等职业教育占据了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1]。

珠三角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提出的产业转型升级战略,对珠三角高技能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要求。能否主动适应并服务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是衡量高职院校办学质量的重要标识。提高毕业生就业质量和用人单位满意度是高职教育服务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途径。人才培养模式决定了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影响着学生的就业情况,也影响着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质量,更关系着区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从企业需求的视角来研究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企业需求与高职人才培养现状的差异

针对企业对高职人才的素质需求和高职人才培养现状这两个问题,笔者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等形式,对珠江三角洲经济区(广州。深圳。珠海。佛山。江门。东莞。中山。惠州和肇庆)的41家企业和184名高职院校毕业生进行了深入调查。

1。1企业用人需求的调查

问卷要素设计以文献资料分析和可行性论证为基础,从企业用人需求与满意度。对高职教学的意见。高职人才培养模式。人才供需差异四方面选取了16个客观题和主观题。样本企业为8家国有企业。19家民营企和14家外资企业,选取样本时主要考虑:(1)近4年内录用高职毕业生2人以上;(2)了解高职院校订单班模式。调查回收有效问卷34份,回收率为82。9百分号。调查结果见表1。

通过调查发现:(1)许多企业对高职应届毕业生的期望值不高;(2)企业对高职毕业生的知识技能要求同时存在共性与差异。流水线生产企业的要求依次是技术熟练度。重复操作的准确性与耐心程度。相关职业岗位经历和专业理论知识,IT及文化相关行业则要求毕业生能快速掌握新事物。独立解决问题。技术熟练度高。专业理论知识好,机械加工行业依次要求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相关职业岗位经历。专业理论知识和掌握新事物的能力;(3)企业招聘时主要关注人才的综合素质,优先考虑的是应聘者的工作态度与责任心。团队合作精神。职业道德与职业操守等基本素质,其次考虑的是应聘者的人际沟通与交往能力。语言文字水平。目前,新一轮国际产业正在从劳动密集型产业向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和智力密集型产业转移[2],企业对技能型人才的要求正体现了经济一体化背景下企业内部生产经营对人才素质的必然要求;(4)许多企业对应届高职毕业生的专业技能不满意,多反映学生技能明显落后,跟不上岗位技术更新;(5)许多企业对实训实习。订单教育。职业资格证的评价不高,说明实践教学还很薄弱,亟待进步。上述结果说明:高职教学课程设置不够合理。教学模式过于传统。专业教学与企业需求相脱节。1。2高职人才培养现状调查

问卷要素设计主要以文献资料分析和专家访谈为基础,从个人技能。个人素质。教学质量。岗位适应四方面选取了13个客观题和主观题。调查样本为12所高职院校21个专业近3年内的184名毕业生(2012届毕业生47名,2013届毕业生39名,2014届毕业生98名)。调查回收有效问卷150份,回收率为81。5百分号。调查结果见表2。

通过调查发现:(1)高职学生认为企业看重复合型人才,普遍认为工作胜任能力排序为专业理论知识。掌握新事物的能力。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技术熟练度;(2)高职学生普遍认为胜任工作最重要的素质依次是语言文字水平。人际沟通与交往能力。英语水平和计算机水平,对于工作责任心和团队合作精神的认同度一般,对职业道德与职业操守认同度最低,这说明学生一方面具有很明确的学习目标,另一方面可能受利已主义影响,缺乏诚信品质,不重视职业素质的培养。(3)许多学生不适应工作岗位,主要表现在工作技能复杂。技术熟练度低。人际交往不善等方面。其余的开放性对高职通识教育。专业教学。素质培养课程进行了调查。英语。应用文写作。专业课等普遍受到重视,大多数学生对明显过时的课程表示反感,突显专业。技能与实际工作同步更新的课程广受好评,很多学生认为专业课程可以少。专。精,学生较为期待实践操作。趣味性强的职业技能培养课程。

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珠三角经济区高职人才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1)知识技能与企业需求差距明显。很多高职院校仍按学科设置专业,多沿用了学科知识+实践“的组合模式,方法落后,知识老化,课程无法准确对接企业多样需求。一些高职院校在选择教学内容时,未参照社会实际需求的岗位能力,未按照职业教育的规律。理论和方法来选择教学内容和课程,而是采用普通高等教育的缩小版“,力求知识体系的系统性和完整性,造成实际需求与能力培养的分离,缺乏一致性[3]。

(2)实验。实训。实习力度不够。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职业能力。创新能力和技术应用能力的重要途径,理应受到重视。可是由于企业与学校未建立校企互相促进。互惠互利的双赢“机制,缺乏合作的动力,使得校企合作只是浅层次的,只停留在学生实习层面上,所以校企只是名义上联合[4]。学生的实践机会少,实验室和实训基地建设落后,实践设施缺乏职业技术发展更新,实践教学对提升学生个人素质的帮助不大。

2高职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脱节的原因

近年来,许多行业出现技术应用型人才招工难“和高职毕业生就业难“并存的矛盾现象。从调查中可以看出,企业对高职人才的满意度不高,供需矛盾突出。从外部环境与内涵建设两方面可以分析出高职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脱节的真正原因。

2。1配套制度不完善

2。1。1职业资格认证体系不完善

目前,职业能力标准多由劳动和人事部门牵头制定,与教育部认可的学历证书缺乏有效衔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新的职业工种不断产生,部分职业工作内容出现变化,从业(执业)标准却没有及时更新,无法准确监控劳动力质量;部分职业资格标准出台较早,而相应行业技术飞速发展,职业资格证书无法准确反映职业技能与道德,不能帮助企业粼选人才。

2。1。2人才培养过程中企业缺位严重

企业作为用人单位,对人才培养最有发言权。企业对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课程开发。实训基地建设。双师“队伍建设。教学质量监控的促进作用尤为明显。目前国家在职业教育法律法规中对企业的参与高职人才培养没有具体的鼓励政策,缺乏税收。贷款等优惠。企业以营利为目的,以生产经营为主要活动内容,对见效时间长。精力投入大的人才培养工作缺乏投入动力。

2。1。3教育经费与资金投入不足

长期以来,高职院校的办学经费主要来自地方政府和学校自筹,其他渠道的支持力度不大。多数职业院校发展资金不足。教学设备较差。实验实训基地建设不足。学生承担成本较高,导致了办学条件差-师生素质提高难-学生就业难-招生情况不理想“的恶性循环。

2。2内涵建设滞后

2。2。1人文素质教育不够

人文素质是高职学生各项素质的基础。职业技术教育强调做事“,人文素质教育强调做人“,做人“是做事“的基础。许多高职院校在教学过程中重视技术教育,忽视人文素质教育,培养的学生往往缺乏团队精神。创新能力和终身学习理念,职业道德与职业操守不高,必定难以适应企业需求。

2。2。2人才培养方案脱离生产实际

部分高职院校在设置专业和课程。制订人才培养方案时,既没有深入分析职业岗位的素质需求,也不熟悉行业的具体工作标准,必然会导致教学脱离企业的实际需要。高职专业与课程设置趋向老化,严重滞后于地区经济技术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不能因地制宜。因时制宜,不符合珠江三角洲经济区的行业企业现状和地区经济要求。

2。2。3师资队伍不能满足需要

一方面,高校扩招使得学校扩张速度快于教师数量增长的速度,教师数量相对不足,师生比例失调,造成教师超负荷工作,教学质量下降;另一方面,多数教师理论基础好,实践技能差,缺乏企业生产一线的操作经验,教师实践教学质量不高导致了学生技能落后。企事业单位的兼职教师也因生产经营任务在身,只能进行若干次讲座,无法真正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3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构想

校企合作是破解高职人才培养与企业实际需求脱钩的最佳路径。美国开办不同层次类型,不同形式合作教育的高等院校达1100多所,参与全美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教育单位多达5万多家,福布斯评选出的全球500家大企业的前100家中,有近80百分号参与了校企合作和工学结合项目[5]。

3。1坚持教育与需求对接

高职院校要深入企业调查,把职业岗位(群)需要的素质和能力作为课程设置的依据。专业教学要紧贴生产经营实际情况。学校要根据企业人才需求与行业发展情况,与企业一同调整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更新教学内容。坚持让企业专家参与课程开发。教材编写。教学质量监控,保证兼职教师的课时量。重视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培养学生高尚的职业道德。深厚的人文修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满足企业对人才的知识技能需求与综合素质需求。

3。2坚持师生入企锻炼

重视与企业共建校外实训基地或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增加学生在企业的实习时间,缩短毕业生就业适应期,快速实现角色转换,使学生在生产和服务过程中熟悉企业的要求,了解企业用工意向,及时掌握就业信息,实现学生就业和企业用工的顺利对接。经常派教师到企业学习锻炼,积累一线生产。管理经验,可以促使教师更新知识。提高实际操作能力,提高实践教学质量。

3。3推进项目优化合作

高职院校要充分利用自身优势,探索师生与企业共同开展科学研究。服务咨询。技术开发和生产合作等项目,既解决了企业实际的利益问题,又锻炼了师生能力。高职院校可成立培训中心或技能鉴定中心,为企业员工提供继续教育培训,对工程技术人员进行职业技能鉴定;可以承接企业的科技开发或服务项目,为企业提供专业咨询或进行技术难题攻关,实现企业。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合作共赢。

图1校企合作培养模式

4结论

近年来,高职教育为社会培养了大批高技能专门人才,但在人才培养质量上有待提高。许多行业出现技术人才招工难“和高职毕业生就业难“并存的矛盾现象,高职人才并不能准确适合企业的实际需求。本文从企业需求视角出发,以企业的实际需求与高职人才培养现状的差异为切入点,通过对珠三角经济区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的抽样调查,从外部环境与内涵建设两个方面分析高职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严重脱节的原因所在,由此提出通过校企合作路径来变革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构想。

企业需求视角下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上一篇:企业需求与高职公共英语課程的衔接问题与對策【1846字】
下一篇:企业项目文化管理存茬问题及完善路径探析【3664字】

浅述电建企业如何搭建企...

浅述全面预算管理茬现代...

浅述信息化背景下企业管...

浅述企业成本核算基础上...

浅谈ITMC物流企业沙盘模拟...

浅谈零库存”模式茬企业...

浅谈营改增”政策對企业...

理实一体化教學茬中职會...

中国慈善事业发展的政府监管研究

高校學生评教现状分析及...

高校财务管理存茬的问题...

掺铽的钨酸钙发光性能研究

全民体育”背景下小學体...

液相色谱食用菌种农药检测方法

交通运输费用最优问题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发展

击剑俱乐部营销手段存在的问题及其改进

江苏OFDI的产业选择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