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国有企业内部市场化建设
一。内部市场化的定义
内部市场化是指企业根据市场经济运行规律,通过模拟市场交易来组织企业内部生产经营活动,以达到激励员工。控制成本。提高企业市场运作效率和整体经济效益的目的。
二。国有企业实施内部市场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论文网1。实施内部市场化建设,是国有企业深化改革。加快经营机制转换的需要。内部市场主要包括市场主体。市场体系。运行机制等3个方面的内容。市场主体主要是指构成市场主体的是企业内部二级。三级等各级单位,要求企业能将经营自主权充分的下放到二级。三级等各级单位,真正形成具有自主经营权的经济实体。市场体系的核心是等价交换,主要内容是市场构成,二者既相互关联又相互制约。运行机制主要是指使内部市场能够健康运行的配套措施及手段。综上可知,内部市场在经营管理的深度和广度。管理的方式方法和运行方式。制约手段等方面突破了旧的管理方式,这是企业是管理模式与方式的一大新改变,是国有企业实现现代化企业管理的有效措施。
2。实施内部市场化建设,是国有企业强化内部管理,提升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实施内部市场化能够促使企业不断改进和加强内部管理,可改变企业内部行政命令干预过多,生产经营压力传递不均,内部活力和动力不足。低产低效和丢失浪费严重的现象。企业内部各级经营主体承担的责权利更加明确,真正形成了等价交换,调动了各级主体加强内部管理,堵塞漏洞,挖潜提效的积极性。
3。实施内部市场化建设,是国有企业与国际社会大市场接轨的现实要求。国有企业要融入国际化的大市场参与竞争,就决定了国有企业必须经受社会化大市场的考验,主动参与市场的竞争。如果不能通过加强内部管理,激发内部活力,提质提效,增产增效,为市场提供质优价。客户满意度高的产品,就很容易在市场中失去竞争力。所以,国有企业要生存。要发展,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深化机制改革,在内部管理引入市场机制,实施市场化建设,这也是企业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三。国有企业实施内部市场化建设的有效途径
1。细化市场主体。重点完善企业内部车间。班组。岗位等各级市场主体运作体系。把班组。岗位作为重点,划小核算单元,以岗位货币化为目标,通过岗位设置。岗位评价。岗位竞聘,确定市场主体责任人。对工作量能够量化的,要明确收支项目,按照提供产品或服务的质量。数量及其可相对控制的成本费用,建立市场主体之间的价格结算关系。实现生产经营指标由上而下分解,劳动成果由下而上结算。
2。优化业务流程。对生产系统优化升级,加大技术装备的投入,最大程度的实现减人增效。提速提效。对组织机构进行优化整合,将工作内容相同或相近的岗位进行整合,将职责范围交叉的重新界定行政归属,整合界定业务链。明确产品或服务的交易对象和核算内容,统一标准。流程,推行标准工序管理,优化提升价值链。通过业务流程再造,推动生产链。安全链。责任链。质量链与价值链的平行同向运行。
3。强化基础体系。进一步夯实定额管理。价格管理。计量管理。核算结算。制度管理等基础管理工作。把定额管理作为内部市场化管理的源头,制定劳动定额。物耗定额。能耗定额。服务定额等各项定额标准。完善价格制定程序和方法,制定内部客观。准确的单一要素价格。完善计量手段,建立健全统一的产品或服务工作质量验收考核标准,对各级市场主体严格依据工作质量标准进行计量验收,做到按质计价。制度管理体系要求建立健全企业内部市场化运行制度,做到制度健全。规则科学。流程清晰。执行到位。考核严格,确保市场机制科学,运行高效有序。
4。拓展要素市场。把要素市场建设作为成本控制。挖潜创效的重点,完善产品生产。工程施工。物资供应。电力。设备租赁。修旧利废。车辆运输。资金。后勤服务等基本要素市场。拓展建立人力资源。技术创新。安全隐患。保运(时间)等特色要素市场。特别是人力资源市场建设,通过市场化推行,结合定编定员工作,将人员隐性富余显现化,把富余人员纳入人力资源市场,促进人员合理流动,优化人力资源配置,持续提升员工队伍素质,实现减人提效。
5。健全支撑体系。着力推动各种管理方法有机融合,相互促进,提升企业管理水平。与全面预算管理相结合,将预算总目标逐级分解到各级市场主体,建立静态与动态相结合的预算调节机制,及时纠正预算执行中的问题,保证经营目标的实现。与全面质量管理相结合,坚持保质保量原则,把管理。技术标准作为内部市场定额和价格的依据,把质量控制目标作为评价市场主体工作成效的内容,提升内部市场化管理的精细化水平。与全面对标管理相结合,通过与行业先进对标。内部对标,建立完善对标体系,增强市场竞争意识,提升定额价格先进水平。
四。结语
国有企业实施内部市场化建设是进行科学化企业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这项工作也是一项严密的系统工程,要结合企业实际,有针对性的分析解决问题,尤其需要单位最高管理层和各部门的高度重视。协调配合,才能将这项工作做好。
浅论国有企业内部市场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