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发展概况及OBE教育模式的提出

3。1  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发展理论

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发展是随着社会政治经济发展不断进步的。自1902年提出“造就通才,为全学之纲”到“应国家需要”足以看出教育观念的转变,对于高等教育的理解从爱国实业向术业有专攻发展,就是将通识教育普及化,在此基础上又将专业教育深入化,将人文学科、社会学科、自然学科细分后,将通识教育基础化后相对专业的学习自己感兴趣的内容,从而使大学生能够将知识面扩展开来,有利于国家发展。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大力学习前苏联模式,将专业学习上升到主要地位,“轻通识,重专业”,然而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素质教育的提出,我国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已稳定为通识+专业教育,通过市场人力资源的需要,学生可以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几个适合或者自己感兴趣的专业。就目前而言,我国高校可分为以下四种形式:(1)学科专业综合发展模式(2)学分制选课制相结合(3)学科专业共存的逐步分科模式(4)校企结合模式。通过这四种模式以综合素质为辅,在培养时设置统一专业的培养方向,培养方法,专业课程设置等方面进行统一教学,并以高校自身特色为主要课程设置培养。

3。2  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发展现状文献综述

我国目前大量应用多为以产教合一为基础的德国“双元制”教学。德国于20世纪70年代创办“双元制”教学模式。“双元制”教学模式,是以课程设计以职业需求为核心,将整个培训过程在工厂企业和国家的职业学校(Berufsbildenden Schule 简称 BBS)进行,并且这种教育模式又以企业培训为主,企业中的实践和在职业学校中的理论教学密切结合。最初,这种教育模式是针对中等职业教育提出的,近年来,我国大多数旅游专业教育中正在广泛采用类似于“双元制”教育形式培养专业人才,在我国,这种模式被称为校企合作培养模式,或者说,这是一种“订单式”教育。通过这种模式,学校根据企业提出的人才需求进行针对性培养,将来直接进行对口就业。校企合作培养模式的形成是基于一定利益基础建立的,首先,校企最关注的共同点在于有效的人力资源。高校作为旅游企业人才的第一资源,主要作用就是培养适应社会的新型人才。通过学校产学合作的形式,学校能够在教学中不断了解现代企业的管理模式和行业发展,便于教育资料的不断更新。而对于企业而言,通过直接利益和补偿性利益的获得,直接决定了企业与高校合作的偏向性。就目前行业竞争而言,最重要的部分就是人才竞争,与高校合作,企业可以获得第一手人才信息,对需要的优秀人才予以重点培养,并通过高校的科研特性获得应对难题公关、咨询管理、新产品研发和人才培训的相应智能支持和技术支持。通过这种方式,保障了高校就业率,提高企业录用率。

上一篇:生态博物馆理念下的旅游开发以云南翁丁佤族部落为例
下一篇:淮安市旅游形象的塑造

海澜之家客户满意度分析基于淮安市场的调查

离婚现象探讨基于爱相随...

环卫工人职业倦怠分析基...

基于大数据的人力资源发展的探索

基于KANO模型的滴滴出行服务质量提升策略

基于SWOT分析的南京如家快...

基于事件营销的国产电影...

迟到的民族國家”与超前...

我国对外贸易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历史文化街区旅游质量文献综述和参考文献

创意农业发展水平评价【7339字】

企业生态位知识溢出与网...

2021年小县城最缺的生意,...

电液比例控制技术在绞车...

谈會计电算化工作出现的...

在线评论对消费者购买决...

审理离婚损害赔偿案件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