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淮阴区和清江浦区的行政区划
民国初,淮安府撤销,淮阴县直属江苏省。1914年,因为清河县与直隶省的县名相同,国民政府将其改称为淮阴县[4](147)。
在整个民国时期,清江浦区和淮阴区都隶属于淮阴县。1932年江苏省实行行政区监督制,每区设行政监督1人。淮阴行政区辖淮阴、淮安、涟水、泗阳4县[4](182)。国民党政府设淮阴行政督察专员公署于清江浦,淮阴县受其管辖。1937年12月,国民党江苏省政府迁往淮阴清江浦[4](194)。
1945年9月,新四军3师及地方武装一起解放淮阴城[4](235)。11月,中国党成立清江市,为苏皖边区政府直辖市[4](236),而农村地区仍为淮阴县。直到1948年冬,12月2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淮阴城。12月3日,淮阴全境解放,成立两淮市[5](70-72)。
新中国成立后,淮阴县改成淮阴区,清江市改成清河区、清浦区。2001年撤销淮阴县,设立淮安市淮阴区,以原淮阴县的行政区域为淮阴区的行政区域 。2016年7月,经国务院批准,淮安市清河区和清浦区合并为清江浦区 。纵观淮安市的地图,可以知道淮阴区在淮安的西部,清江浦区在淮安市的中心位置,淮阴区的东南部与清江浦区有很长的接壤边界。
3。淮阴区、清江浦区的抗日活动
1937年七七事变之后,中华民族开始进行全面抗战。在1937年12月,国民党江苏省政府从镇江移驻淮阴,代理省政府韩德勤扩建部队,成立陆军第89军[4](194)。
(1)地方抗战
自日军侵华后,淮阴县城的人民时刻处在水深火热的境地,他们虽在国民党的统治之下,却对中国党怀有深厚的感情,因而多次派人去寻找的帮助。在1937年冬,宋振鼎就已经前往武汉寻找党组织,获得了党的指示和帮助,回到涟水、淮阴组织了一系列抗日救亡运动[6](82)。在武汉八路军办事处的指点下,在徐州国民党第五战区动员委员会的支持下,经过宋振鼎、吴觉、谢冰岩、夏如爱等一批人的积极努力和斗争,淮阴各地抗日同盟会于1937年底至1938年初相继成立[6](79)。文献综述
1938年1月3日,日军派兵百余人,侵犯盱眙,盱眙城随之沦陷。一时间,淮阴地区涌现了不少抗日救亡的群众团体。淮阴县城于1月上旬,成立了抗日同盟会,赵心权担任理事长[4](194)。1938年2月19日,囊括淮阴、淮安、涟水、泗阳四县的苏北抗日同盟总会在清江召开了成立大会,任命宋振鼎为理事长,谢冰岩为秘书长。此后苏北抗日同盟会又不断发展到盐城、阜宁、灌云、宝应、泰州、沭水、宿迁、高邮等县[4](196)。
1938年3月,陈书同受苏北抗日同盟总会的委派,去武汉寻找党组织,到达武汉后接受了当地负责人董必武的指示——让他们去离苏北较近的山东党组织寻找帮助[6](82-83)。
淮阴区和清江浦区当时的民众也不甘受辱,奋起反抗,组织了地方抗日武装。1939年3月,在张芳九的领导下,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汇集了4股抗日民众武装,人数达200多人。于是,正式宣布组成抗日义勇队。3、4月份,抗日义勇队多次伏击日军、打击土匪武装,声名大震[6](90)。
此后,苏北抗日同盟总会与国民党第五十七军第一一二师第六六七团学兵队中的地下党支部取得联系,从淮阴、淮安、涟水、淮阴、泗阳地区发动了百余名青年到学兵队受训,为这一地区的抗日斗争培养了一大批干部[6](80)。
经过三次淮阴人民找党求援的事情后,方面也意识到了淮阴地区的重要性。1939年1月苏皖特委先后派3批党员到淮海地区去发展党组织,派张芳九等到淮涟地区成立了淮属临时工作委员会[4](197-198)。此后,淮阴地区的党组织得以重建和不断发展。1939年6月21日,淮阴,涟水抗日义勇军以及淮安民众自卫队合编为“八路军山东纵队陇海南进游击支队第八团”[4](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