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供应链与精益化管理
2.1供应链与供应链管理
(1)供应链
供应链是从迈克·波特提出的“价值链”(valuechain)的概念发展演变而来[1],但到目前为止没有形成统一的定义。Stevens认为,供应链是通过增值过程和分销渠道控制从供应商的供应商到用户的流,它从供应的源点开始到消费的终点结束[2]。
Christopher认为,供应链是一个组织网络,网络中的组织从上游到下游,在不同的过程和活动中让最终产品或服务增值[2]。马士华认为,供应链是围绕核心企业展开的,通过对资金流、物流、信息流的控制,以采购原材料为起点,最终产品或服务到达消费者手中为终点的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最终消费者连成一个整体的功能网链结构模式[3]。蓝伯雄认为,供应链是原材料供应商、生产商、分销商、零售商、物流服务商等一系列企业组成的价值增值链[4]。
供应链是指从原材料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和零售商到最终消费者的价值链组成,完成客户所需要的某一特定产品或服务的整个过程(如图1)。供应链可分为内部供应链和外部供应链,内部供应链是就组织内部而言,包括采购、制造等部门;外部供应链则从组织外部角度出发,包含了供应商、分销商、零售商和最终消费者。
供应链原材料库存 成品库存 分销库存 零售库存
采购订货分销商订货零售商订货消费者订货
图1供应链示意图
(2)供应链管理
与供应链一样,供应链管理一直缺乏一个统一的定义。Harland认为,供应链管理是管理包括组织内部、直接供应商、第一层第二层供应商和顾客在内的整个供应链上的企业活动和关系[2]。陈国权认为,供应链管理是对整个供应链系统进行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的各种活动和过程,它的目标是将正确的产品(RightProduct)在正确的时间(RightTime),按正确的数量(RightQuantity)、正确的质量(RightQuality)和正确的状态(RightStatus)送到正确的地点(RightPlace),并实现总成本最低[5]。董安邦、廖志英则认为供应链管理是以“6R”为目标对从供应商的供应商直到顾客的顾客整个网链结构上发生的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进行综合、计划、控制和协调的一种现代管理技术和管理模式[6]。本文对供应链管理的定义是:供应链管理是对由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和最终消费者所组成的网链中的物流、信息流、资金流进行计划、协调和控制的一体化管理过程。
进入21世纪,供应链管理的发展呈现出新的趋势,陈娟将其概括为4点:电子化、全球化、绿色化、敏捷化[7]。随着近几年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构建协调发展的双渠道供应链管理模式成为必然趋势,刘续、赵琪从双渠道供应链分类、双渠道供应链定价、双渠道供应链库存控制、双渠道供应链订货策略等角度出发,深入研究了双渠道下的供应链管理[8]。
2.2精益管理
精益管理,源自于精益生产(leanproduction),是衍生自丰田生产方式的一种管理哲学。1983年,日本筑波大学教授门田安弘在《丰田生产方式》一书指出丰田生产方式是一个完整的生产方法体系,它以准时式生产和自动化为两大支柱,包括生产均衡化、缩减作业转换时间、作业人员弹性化、看板管理、制定标准作业、质量改善小组、多能工等多方面内容[9]。
1985年,美国麻省理工的Womack和Jones教授等筹集资金500万美元,在近5年的时间里,对17个国家的90多家汽车厂进行调查研究和对比分析,最终他们在1992年出版了《改造世界的机器》“TheMachinethatChangetheWorld”)—书。此书将丰田生产方式定义为精益生产,并详细描述了其管理思想的特点与内涵[10]。接着在1996年,Womack和Jones教授又出版了《精益思想》这本书,书中指出了应用丰田生产方式必须遵循的原则,并通过例子讲述了各行业均可遵从的行动步骤,进一步完善了精益生产理论[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