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复杂测量系统,由于其过程中的影响因素相对较多,本文不予详述。 根据被测对象所测的数据属性往往将简单测量系统分为计量型测量系统和计数型
测量系统。下面将对两种两种不同类型的简单测量系统进行具体的介绍。
2.3.1 计量型测量系统 计量型测量系统是按照测量结果的数据属性而定义的,即计量型测量系统测量得到的数据是计量型的数据。计量型测量系统通过测量设备测量被测对象的某一统计特 性,得到的统计数据是连续的且其统计特性不发生性质上的变化。现实中计量型数据 很普遍,例如温度、直径等统计量的数据。计量型数据可以较为准确地反映被测对象 在规定时间内某一统计特性的变化。计量型测量系统的测量要求相对高,一般需要花 费比较大的人力物力成本来完成[2]。2.3.2 计数型测量系统 计数型测量系统是根据被测对象所测统计特性的属性来定义的,即计数型测量得到的数据是计数型的数据。实际的生产生活中,对于计数型数据的应用也很多,例如 工厂中产品的合格与不合格、考卷上判断题的答案分为对与错等,这些数据都是性质 不同的统计特性。计数型数据所反映出的数据波动不如计量型的明显和敏感,因此在 进行计数型统计分析时,其样本量相对较大。计数型测量系统的测量要求相对较低, 人力物力成本一般都小于计数型测量系统。
本文主要研究简单测量系统中计量型测量系统的评价分析方法。对于计量型测量 系统主要的研究变差包括评价人变差(再现性)、设备变差(重复性)、零件间变差以 及交互作用变差等。对于计数型测量系统的主要研究变差是重复性和属性一致性。
2.4 测量系统变差的来源
由于人们对于客观规律认识的局限性,测量设备的不准确,测量方法的不完善, 温度、湿度、压力、振动、干扰等环境因素的不理想,测量人员的技术水平从测量系 统误差模型可见,测量系统产生统计特性波动的原因有很多,一部分是大多测量系统 都具有的普遍性因素,另一部分是由于测量系统所处环境、测量要求等条件不同所产 生的特殊因素[15]。在大多数情况下,试验只关注测量系统变差波动的主要影响因素, 并且通常采用鱼骨图对变差来源进行分析,鱼骨图随着对测量系统变差源理解的深入 而变化,如图 2.4 所示:
图 2.4 测量系统变差来源因果图
通常情况下是通过对测量系统进行实验,并以实验的测量数据为基础进行分析和 决策,因此测量系统的波动变差就会由实验中的测量数据表现出来。 通常情况下,测量系统误差包含如下的变差分量:
①敏感值;②分辨力;③偏倚;④重复性;⑤设备损坏;⑥再现性;⑦操作人员的使 用方法;⑧测量环境的影响。
2.5 可接受性准则
2.5.1 位置变差的可接受准则 表征位置变差的特性指标通常有偏倚和线性,当测量系统的偏倚或线性误差显著地异于零(在给定的显著性水平 a 上进行显著性检验)或超过量具校准/检定时给出的最大容许误差,则认为该测量系统不可接受。但是可以通过重新校准/检定来减小或消 除偏倚,也可以通过修正补偿的方法减小线性误差。
2.5.2 宽度变差的可接受准则
表征宽度变差的特征量相对较多,如 PTR、SNR 等,虽然可利用这些参数的度量 作为判断测量系统可接受的依据,但是对于测量系统的最终接受准则应当与顾客的要 求相符合[4]。在 AIAG 手册中使用的特性量是 GRR%,规定的可接受的准则为:
① GRR%<10%,测量系统可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