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Wirtz第一次在实验室环境下证实了满意度测量中晕轮效应的存在。晕轮效应也随之被普遍认为是在评价中的一种偏见形势。许多学者对晕轮效应进行了广泛的研究,本文将这些有代表性的定义归类于表1-1[4]。
表1-1晕轮效应的定义类别
类别研究者代表定义内容整体印象型Borman(1975) 由于评价者关心的是各个测量变量的总体印象,却不是从细节区分某些变量是否具有同属性上的特征,因此出现了评价偏差。Murphy(1993)由于在同质性的内涵上吸收了不同的属性,从而弱化了的整体形象,削弱了评价趋势的不同属性之间的差异。认知失调 Decotiis(1977) 由于评价者不愿意或者没有能力对评价对象之间的不同属性做出区别性的评价,因此产生的非同种属性之间模糊的评价现象。联想认知 Bernardin(1977) 一种将在不同维度上的被评价变量放在同样水平上的一种趋势。
属性相关关系 Murphy, Anhalt,andJako(1993)超过特性之间真实相关性过多的相关关系。
晕轮效应理论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体系,尽管发现晕轮效应至今已有百年时间,但是对晕轮效应的研究仍在不断的深入。晕轮效应的研究历程大致可分为五个阶段:晕轮效应的发现和定义、测量和证实、原因探索、晕轮效应的控制、晕轮效应的利用。
1.2晕轮效应的产生原因及研究方法随着晕轮效应这种现象得到学术界的认可,学者们尝试着解释晕轮效应的成因,其研究路线大致因循了人类认知心理过程和信息加工过程的脉络。
早期Festinger(1975)提出认知失调的理论,他认为人们习惯于试图保持态度和信念的一致性,当认知系统失调时,会造成消极的心理压力。Hweder和Andrade(1980)从人类的记忆角度来阐述了晕轮效应的成因,他们认为评价者不可能完全清晰地记住被评价对象的全部特征,评价者首先会形成总体上的印象,然后通过他们的个人习惯将其与具体属性关联起来,由此深化对评价对象的记忆,这种解释也比较契合Thorndike(1920)的观点。Cooper(1981)是从人类信息处理的方式论述了产生晕轮效应的原因,他认为导致晕轮效应产生的原因是因为被评价的属性之间概念的相似致使了晕轮效应的产生,故晕轮效应是从不充分的具体类目中产生的。Ilgen在1983和1993年分别从信息加工的另一个角度解释了晕轮效应的成因,他认为晕轮效应的形成是因为评价属性之间的信息不相关导致的。当评价者的脑海中事先已经对被评价对象有了较为完整的信息库时,再要求评价者评价和该信息库不相关的对象,此时也会产生晕轮效应。
尽管以上学者对晕轮效应的原因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但是研究体系显得不够完整。本文的主要内容是确定满意度测评中是否会发生晕轮效应、探讨消费者满意度中认知偏差产生的原因和认知偏差对消费者满意度的影响。具体包括以下三个部分:探讨合适的研究理论;证实满意度中存在晕轮效应;晕轮效应在不同消费者之间的差异。
晕轮效应的发现,引起了学者们的广泛关注,他们试图通过各种方法来证实晕轮效应,并由此产生了各种测量方法。这些测量方法,基本上是根据各种对晕轮效应的定义或认可的概念进行的,归纳而言,大致有四种方式来测量并证实晕轮效应,他们分别是:
(1)测量者被评价对象属性之间的方差是否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