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评价指标选取
研究区域及交通工具不同,对可达性评价的方法选择也不尽相同。一般而言,可达性的评价大概有三个指标,分别为:有利平均旅行时间、日常可达性和经济潜能模型。本文主要是对淮安开通高铁后交通可达性的提高进行分析,选取的也是这三个指标。
2.2.1 有利平均旅行时间
有利平均旅行时间指标是一种时间测度,评价一个节点到各经济中心的便利程度。相对而言,在表现区域可达性水平及其变化上比较直观。影响区域有利平均旅行时间的因素有很多种,评价节点的区位条件起基础性决定作用,但经济中心的辐射能力以及连接评价节点到经济中心的交通工具对有利平均旅行时间也有着影响[2]。尤其是随着科技的发展,交通工具的影响作用日益增强。评价指标得分越低,意着评价节点的交通可达性越高,与经济中心的联系越紧密,反之亦然。有利平均旅行时间的具体公式为:
式中Ai用来表示评价节点i的可达性;Tij表示节点i某种交通工具达到经通过济中心节点j花费的最短时间;Mj表示评价系统内部某经济中心i的某种社会要素的流量,代表着该中心的经济实力或者对周边区域的辐射和吸引能力,可采用人口总量、GDP总值或者社会商品销售总额来表示(本文用GDP总值来表示);n表示评价系统内除i以外的节点数。
2.2.2 日常可达性源'自:优尔`!论~文'网www.youerw.com
日常可达性指评价节点i在一天时间内有多少物流和人流能到达其他区域,也可以用该节点i一天时间内(一般以4h 为时间限度,往返8h,即一天的工作时间)的最大通行范围来表示,这一指标显示出了评价节点i对周边区域的辐射和扩散能力[3]。最大通行范围越大,表示评价节点i的可达性程度越高。
2.2.3 经济潜能模型
经济潜能模型通过量化的节点的经济潜力指标,来评价节点的可达性。一般而言,经济潜能力值得分越高,评价节点的可达性越高,反之亦然[4]。
式中Pi代表评价节点i的经济潜力值;Mj表示评价系统内部某经济中心i某种社会要素的流量,代表着该中心的经济实力或者对周边区域的辐射和吸引能力,可采用人口总量、GDP总值或者社会商品销售总额来表示(本文用GDP总值来表示);Dij表示评价节点i通过某种交通设施到达经济中心j所花费的最短时间或者是最短距离,本文用最短时间表示;a为距离摩擦系数,取1。
2.2.4 评价指标分析比较
上述三个指标都能在某种程度上反映区域的交通可达性水平,但由于评价尺度的不同,他们彼此之间也有些许差异。
有利平均旅行时间从评价节点与经济中心的联系程度来分析评价节点的可达性,更多的是从时间尺度分析评价节点的可达性,评价节点的区位、经济中心的经济实力以及交通设施的质量都对评价结果有较大的影响;日常可达性从时间、空间两个角度体现评价节点的交通可达性,可以更加直接明了的体现评价节点对外联系便利程度;经济潜力模型是通过引入物理学上经典的万有引力公式来分析评价节点的交通可达性。交通可达性与经济实力存在着一定的内在联系性。一般而言,某地经济越发达,该地的交通可达性也越高。该评价指标用量化的经济指标来反映一地区交通可达性。但在该指标体系中,存在着距离衰减的特征,距离的远近对该指标的最后结果有着一定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