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作为古黄河流经区,地理区位特殊。徐州自古以来因黄河的决口泛滥已成为历史上典型的盐碱地,气候环境恶劣,森林覆盖率低。徐州因长期以来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大力发展生产,增加人口数量,变林为耕,忽视生态问题,以至于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恶化剧烈,对徐州的可持续发展造成重大影响。1980年以来,徐州大力发展生态环境建设,努力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城市绿化面积,治理土地盐碱化问题,促进城市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
1 研究区概况
徐州位于华北平原的东南部、江苏省西北部,介于东经116°22′~118°40′、北纬33°43′~34°58′之间。东西长约210公里,南北宽约140公里。徐州地形以平原为主,平原总地势由西北向东南降低,平均坡度1/7000-1/8000,海拔一般在30-50米之间。徐州中部和东部存在少数丘陵山地。丘陵海拔一般在100-200米左右,丘陵山地面积约占全市9。4%。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年平均气温 14℃,极端最高气温为 43.3℃,最低气温-22。6℃,年平均降雨量800~930 mm,年均无霜期200~220d。研究区内气候资源优越,区位条件优越,交通发达,是重要的铁路、公路、水路及航空运输枢纽。徐州市区现包括云龙区、泉山区、云龙区、贾汪区、铜山区,面积约为3000km²。
2 研究数据获取与处理
2。1 数据获取
本研究分别采用1990年、1995年、2000年、2005年及2010年遥感影像为基本数据源,分别为1990年8月24日和5月11日的Landsat4-5 MISS影像、1995年10月18日和5月20日的Landsat4-5 TM影像、2000年10月8日和6月11日的Landsat4-5 TM影像、2005年6月8日和6月11日的Landsat4-5 TM影像、2010年8月1日和9月18日的Landsat8 TM影像,轴道号为Path121-122、Row36-36,图像质量相对良好,都是植被覆盖较为良好的月份。
数据资料来源的处理根据土地的覆盖特征、使用用途、组织特点、及其利用方式等因素作为土地利用的分类依据,分别土地之间的差异性,总结的共同性,把研究区的土地利用类型分为耕地、林地、草地、湿地、建设用地以及未利用土地 6 个类型。
运用图像处理软件ENVI5。0,基于ENVI提供的几何/正射校正、图像配准、边界裁定等自动预处理工具,分别对5个时期各2幅的遥感影像进行波段组合、切割和拼接,再以研究区的矢量图对拼接后的图像进行裁剪,然后运用监督分类完成对徐州市区的遥感影像解译与分类,最后转成矢量图导入ArcGis9。0对分类后的数据进行编辑,将5个时期分两个时段进行空间叠加分析,从而得到4个时段的土地利用转移矩阵。文献综述
2。2 数据处理
数据处理的流程相对简单,基本可以分为三个大步骤,它们分别为原始遥感数据影像的处理、图像解译与分类和最后的叠加分析。
2。2。1 遥感数据的处理
把遥感影像到从原始数据转化为可以进行分析使用的数据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过程,处理过程之中的每一个环节都会对数据结果的精度造成影响,进而影响关于研究区的分析结果。原始的遥感影像受其自身的成像方式和成像规律的影响,通常都会包含严重的集合变形,导致存在许多系统性或随机性的变形误差,而且图像有时会出现“同物异谱”和“异物同谱”的现象,以及会存在受季相的变化同时会对遥感影像的光谱造成一定的影响,在解译数据之前,进行了投影与坐标系统转换,遥感影响的波段组合、图像切割、光谱复原、几何校正等处理。所下载的遥感影响是栅格数据,包括一个简单的二进制文件和一个相关的头文件,数据文件的基本格式是BSQ格式,头文件中内含用于解释说明遥感影像多种信息。根据头文件中包含的4个角点坐标的数据,就可以将遥感影像数据从阵列坐标转换成具有真正空间位置意义的高斯坐标系统,即完成图像数据格式变换与坐标转[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