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2。2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基本项目标准限值(mg L-1)[24]

参数标准限值

I类II类III类IV类V类

溶解氧(DO)≥饱和率90%(或7。5)6532

化学需氧量(CODCr)≤1515203040

总磷(TP)≤0。020。10。20。30。4

氨氮(NH3-N)≤0。150。51。01。52。0

同时,分别采用单因子水质标识指数法[25]和综合水质标识指数法[26]、单因子水质评价法[27]、综合污染指数法[28]对余杭塘河水质进行评价,评价方法如下:

(1)单因子水质标识指数法

  Pi = X1·X2·X3(1)

式中:Pi为第i项因子水质指数;X1表示的是某一水质指标水质类别;X2表示位于某一测量数据在水质类别中距下限值的位置;X3表示该单项水质类别与水环境功能区的比较结果。

a)非DO指标X2(式(2)):

X_2=(ρ_i-ρ_ik下)/(ρ_ik上-ρ_ik下 )10(2)

其中: ρ_i为第i项实测质量浓度;ρ_ik下为第i项第k类水标准区间浓度的最低值;ρ_ik上为第i项第k类水标准区间浓度的最高值,k = X1。

b)DO指标X_2(式(3)):论文网

X_2=(ρ_DOk上-ρ_DO)/(ρ_DOk上-ρ_DOk下 )10 (3)

式中: ρ_DO为DO的实测质量浓度; ρ_DOk上为第k类DO质量浓度区间最高值,ρ_DOk下为第k类DO浓度区间最低值,k = X1。

c)水质劣于或等于V类水上限值时X_1。X_2的确定:

X_1。X_2=6+(ρ_i-ρ_i5上)/ρ_i5上 (4)

式中:ρ_i5上为第i项v类水质量浓度上限值。

d)DO单项指标劣于或等于V类水时, 

X_1。X_2= 6+(ρ_(DO,5下)-ρ_DO)/ρ_(DO,5下)  m(5)

式中: ρ_DO为溶解氧实测质量浓度; ρ_(DO,5下)为DO V类水质量浓度最低值,ρ_(DO,5下)=2。0mgL^(-1);m为修正系数,研究中取m = 4。

e)X_3的确定

X_3主要是判断该单项水质类别是否劣于水环境功能区,有 X3 = 0(水质类别优于功能区类别),X3 =〖 X〗_1-f_i(水质类别比水功能区差且X_2不为零),X_3=〖X_1-f〗_(i-1)(水质类别比水功能区差且X_2为零)式中: f_i为水环境功能区类别。

(2)综合水质标识指数法

I_wq=X_1。X_2 X_3 X_4(6)

I_wq是水质综合指数,〖 X〗_1是河流的水质综合类别; X_2是综合水质在X_1类水质变化区间内所处位置;X_3为综合评价中,比水环境功能区差的单项指标个数; X_4为综合水质类别是否劣于水体功能区类别。

公式为:

X_1。X_2=  1/m (P_1^'+P_2^'+⋯+P_m^')(7)

式中:m为参加综合评价的单项水质指标的个数;P_1^' 、P_2^' 、P_m^'分别为第1、2 … m个水质因子的单因子水质指数。

(3)单因子水质评价法

Q = max (Qi)(8)

式中:Q为单因子评价水质综合级别;Qi为评价参数i的水质级别;max为取i项水质参数中评价出的水质最差的一项。

(4)综合污染指数法

Pj = ∑_(i=1)^n▒P_ij (9)

Pij =  C_ij/C_io (10)

式中:Pj为某一断面水质指数;Pij为某污染物的水质指数,当Pij≤1时,表示未受污染,当Pij>1时,表示已受到污染,且Pij值越大,表示受到污染越严重;Cij为某污染物实测浓度平均值;Ci0为某污染物的评价标准值。

溶解氧污染指数的计算比较特殊,它与一般污染物的计算方法呈倒数关系,亦称倒数计算[29]。

PDO = (1/C)⁄(1/C_O ) = C_0/C(11)文献综述

式中:C为溶解氧实测浓度值;C0为溶解氧的评价标准值。

依据污染分担率的值而划分地表水污染类型,能比较直观地反映地表水的主要污染特点,且名称能为大众所接受,简单易行,有推广应用价值[30-31]。计算公式为:

上一篇:镍涂覆负载ACF电极方法及其电吸附脱盐性能研究
下一篇:八氨基喹啉导向的碳卤键的构建研究

余杭五常河道污染源调查及治理

慈溪市东横河水质治理可行性分析

奎河徐州市区段水质调查分析

太湖主要入湖河道水质评价

西江广西段水质现状及其评价

淮河江苏段水质现状及其评价

海洲湾近岸海域水质综合评价研究

张洁小说《无字》中的女性意识

麦秸秆还田和沼液灌溉对...

安康汉江网讯

网络语言“XX体”研究

我国风险投资的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

新課改下小學语文洧效阅...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运动疗...

互联网教育”变革路径研究进展【7972字】

ASP.net+sqlserver企业设备管理系统设计与开发

LiMn1-xFexPO4正极材料合成及充放电性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