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料衡算,设备计算和能量衡算计算结束之后,就要开始工厂和装置的布置设计了,它包含的内容有许多,有厂址的选择,厂房内生产设备的布置,整个厂房的布局,还有非工艺设计等,要考虑的东西非常多。最终得出的东西既要满足生产工艺要求,同时也要经济美观,有实际采用的价值。通过经济核算得出,在实际制备生产本产品时所能获取的收益。
2 总论
2.1 表面活性剂简介
2.1.1 表面活性剂的概念与现状
(1)表面活性剂概念
表面活性剂这个词是英文短语表面、活性和添加剂这三个词组合而来的。
表面活性剂是一种即使加入的量很少,就能活跃于不同界面的交界处,并且能显著减低溶剂的表面张力、改变体系界面状态的物质。
表面活性剂有两个特性:其一是产生定向吸附在各种界面上;其二是能在溶液的内部形成胶束,使其具有许多性能,达到实际应用的目的[5]。
在一些发达国家,它们的品种有约6000多种,涉及到的商品品牌已达上万种,而在国内不但发展的晚于国外,并且品种只有约2000多种,比世界其他国家来说少多了;发达国家总的年产量接近1500万吨,我们国内产量偏低;发达国家年增长率达到3%左右,消费量最大的是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占到了56%,接下来是非离子表活,占到了34%,阳离子和两性表活的消费量则最少;发达国家的表面活性剂偏向于开发专门性、功效性的表活品种,而我们国内则是极度缺乏极大一部分都要依靠进口,这就导致了我们的人均消费水平远远低于发达国家。不过,同时,这也表示了我们国内的表面活性剂有极大的市场潜力和研究的价值。
2.1.2 常见表面活性剂的种类
(1)阴离子表面活性剂[7]
羧酸盐类:通式RCOOM, 一般是由动植物油脂类和碱的溶液(一般为氢氧化钠)发生皂化反应来制得,R为长烃链,M为金属离子。
硫酸酯盐类:通式为ROSO3M,椰油醇与环氧乙烷先缩合再硫酸化,或者以碳原子大于六个的脂肪醇与氯磺酸或三氧化硫先进行酯化,随后的步骤相同都是用氢氧化钠,氨或者醇胺中和。
磺酸盐:一般以R-SO3Na表示,一般先用三氧化硫或者发烟硫酸磺化,然后再与碱进行中和反应。
磷酸酯盐类:通式ROPO3Na2和(RO)2PO2Na。一般用脂肪醇和五氧化二磷反应制得。
(2)阳离子表面活性剂
胺盐类表面活性剂:可以通过高级胺经过中和,一般使用盐酸或醋酸进行得到:或由廉价的脂肪酸与低级胺先反应,再用乙酸中和得到。
季铵盐类:由叔胺与烷基化剂经过季铵化反应得到。
(3)两性表面活性剂
甜菜碱型两性表面活性剂:阴离子为羧酸盐,季胺盐构成阳离子部分,根据阴离子不同,还有硫酸酯甜菜碱,磺基甜菜碱。
咪唑啉型两性表面活性剂:以脂肪酸和适当的多胺来作为反应物,经过缩合,酰化、环合,最后再进行季铵化反应,反应物为咪唑啉环与氯乙酸钠或其他能引入阴离子基团的烷基化试剂。
氨基酸型两性表面活性剂:脂肪胺和丙烯酸甲酯或丙烯腈先经过缩合,随后再用NaOH水解制得。
氧化胺两性表面活性剂:一般采用双氧水氧化法来制备,也可采用空气氧化法。
(4)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聚环氧乙烷醚型非离子表面活性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