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目前电化学电容器更广泛的使用和进一步的发展也面临一些困难,主要是能量密 度和电源系统两个方面的问题。在现如今的三大类电极材料,碳材料、导电聚合物和过渡金 属氧化物(及其氢氧化物)中,碳材料具有着比表面积大、导电性能好的特点,但其主要的 缺点是能量密度较低。导电聚合物和过渡金属氧化物(及其氢氧化物)的稳定性和循环性能 方面则还是需要进一步的完善[2]。 因为单元电容的工作电压需要小于电解质溶液的分解电压, 以防止率先发生电解液的分解,超级电容器的单元电压一般要小于 3V[3]。在实际的应用中, 往往会采用将许多个单元电容串联起来,以达到实际工作所需的电压。由于电源系统的每个 的单元电容往往无法具有一致的电容量和等效串联电阻(ESR),这将导致系统的总电压无法 在单元电容上实现平均一致的分配。为了保持电源系统中的每一个单元电容所承受的分配电 压均小于电解液的分解电压,必须降低电容器组的总电压,这也就降低了电源的实际效率, 总容量和能量密度也会大大降低。
1。2 超级电容器概述
1。2。1 超级电容器分类
超级电容器的分类主要从其以下几方面的特质入手,如电极材料、电解质、储能机制和 结构 对 称 性 等 。 按 照 电 极 材料 来 分 , 超 级 电 容 器 有 碳 材 料 ( Carbon-based Material Supercapacitor)、过渡金属氧化物(Transition-metal Oxide Supercapacitor )和导电聚合物电极 超级电容器(Conducting Polymer Supercapacitor)[4]。按电解质种类来分,超级电容器有水溶
第 2 页 本科毕业设计说明书
液电解质(Aqueous Electrolyte Supercapacitor)、有机电解质(Organic Electrolyte Supercapacitor)、 离子液体电解质(Ionic Liquid Electrolyte Supercapacitor)和固体电解质超级电容器(Solid Electrolyte Supercapacitor)[4]。按储能机制来分,有双电层电容器(Electric Double Layer Capacitor)、赝电容电容器(Redox/Pseudo Capacitor)和混合电容器[5]。按照电容器结构来分, 超级电容器有对称型(Symmetric Supercapacitor)和非对称型(Asymmetric Supercapacitor) 两种[6]。
1。2。2 超级电容器储能机制论文网
按照电荷的储存方式,超级电容器有双电层电容机制、赝电容机制和两者的混合机制[7]。
(1)双电层电容机制
该机制建立于亥姆霍兹(Hermann Ludwig Ferdinand von Helmholtz)的界面双电层理论的 基础上。具体来说,当金属电极插入电解质溶液中时,电极表面与液面两侧会形成相反的电 荷,造成电位差,利用形成的双层电层来储存电荷。当两个电极之间被施加了适当的电压, 电解液中正负离子的取向运动便会在电极周围形成致密电荷层,即为电荷双层。
根据电容理论可知,电容的大小会与电荷层间距有关,因为双电层电容的电荷层的间距 比传统的电介质电容器小得多,因而其电容量便会更大。基本原理为:进行充电时,电解液 中的阴阳离子分别向正负极迁移,形成具有更大电荷量的相间电双层;与外电路连接放电时, 电子从负极流出,阴阳离子从电极表面进入到溶液中。双电层电容器在其充放电过程中发生 的是离子的吸附、脱附反应,没有化学反应和材料相变的出现,因而会具有更大的功率密度 和更长的循环寿命[8]。
(2)赝电容机制
赝电容超级电容器(Faraday Pseudocapacitor)主要发生电活性物质的欠电位沉积(UPD) 过程,在电容结构的二维空间上,发生化学吸附/脱附或氧化/还原的反应。赝电容受外电场作 用时,电极反应不仅可以在电极表面,也可以在电极内部进行,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大量的 电荷得以在电极/电解液界面储存。由于可同时在活性材料内部进行,因而转移的电荷量大量 增加,活性材料的利用率随之大幅提高,电容量达到双电层电容器的数十倍[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