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树桂等用CMB法对天津市采暖期飘尘的来源进行了解析,得到了8种源的贡献,依次为风沙32。2%,工业燃煤19。4%,民用燃煤21。8%,钢铁工业10。3%,汽车3。2%,燃油0。81%。海洋0。83%,并对二次气溶胶作了估计。王玮等用CMB模型分析了北京市可吸入颗粒物PM10来源,结果表明北京市机动车污染严重,冬春季贡献率为32%,夏季高达40%;煤飞灰的贡献率冬季由于取暖燃煤高达36%,夏季的贡献率较小,只有16%;尘土的贡献率在冬夏两季分别为13%和21%;建筑材料贡献率和海盐贡献率均比较小,分别占了4%和2%左右。PMF优点在于不需要源成分谱、对于每个因子的载荷的得分均做非负约束以及对低于检出限值和缺失样本的浓度以及不确定度进行单独处理与分析,从而在PM2。5中的源解析应用极为广泛[7]。
CaoJJ等利用OC、EC、有机物种(C17-C40的正构烷烃和17 种PAHs)以及稳定的碳同位素对上海市PM2。5中的含碳组分进行来源解析;结果显示PM2。5中含碳气溶胶主要来源,煤碳燃烧占41%、机动车尾气占21%、SOA占31%、以及其它一次源(海盐、土壤和生物排放)占7%。Liu Z R等利用气溶胶化学组分和粒径分布信息对北京市夏季的细颗粒物进行来源解析。具体利用15 nm-2。5μm的粒径和化学组分和PMF解析得出北京市夏季细颗粒物主要有8个来源:餐饮、固定模态排放、核化模式排放、积聚模态、二次硝酸盐、二次硫酸盐、燃煤电厂和道路扬尘。2/3 颗粒物数浓度来源于餐饮(22。8%)和机动车(37。5%);道路扬尘、燃煤电厂和区域源贡献颗粒物体积浓度的69%。1/3的二次硫酸盐和硝酸盐是来自于北京市周边输送的影响[8]。
1。2 大气臭氧污染研究
1。2。1 臭氧的定义及性质
臭氧(O3)是氧气(O2)的同素异形体,又称为超氧。在常温下,臭氧是有特殊臭味的淡蓝色气体。臭氧主要在10-50km高度的大气平流层中,在20-30km高度之间臭氧的量比较多。在常温常压下,臭氧的稳定性较差,可以自行变为氧气。吸入小量臭氧对人体有益,吸入超量臭氧,会对人体健康产生一定危害。臭氧不可燃烧,是纯净物。氧气通过电击可以转化为臭氧。在大气层中,氧分子由于高能量的辐射会分解为氧原子,分散解析出来的氧原子与大气层中存在的另一氧分子结合,就可以生成臭氧。臭氧又可与氯、氧原子或其他游离性物质反应,从而分解消失。这种反复不断的生成和消失,正是臭氧含量能维持在一定均衡状态的原因[9]。
1。2。2 臭氧污染及危害
在近地面,高浓度的臭氧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刺激和损害人的眼睛、呼吸系统等黏膜组织。从长期观测来看,臭氧超标发生集中在日照充足的4月至9月,但是结合国外治理臭氧的经验,随着全国对PM2。5治理力度加大,空气能见度将提高,这样会使臭氧超标发生的概率不断增加,而臭氧污染的治理要比PM2。5的治理难度更大。
臭氧是一种光化学污染物质,是光化学烟雾的重要组成成分,而臭氧分解产物中的电子激发态原子氧,是一种具有足够能量的原子氧,这种原子氧与其他不能与基态氧发生反应的分子如水分子和甲烷分子等发生反应,从而生成了重要自由基如OH自由基。而OH自由基会活跃大气中的化学反应过程,促使空气的氧化性增强,进而对生态环境造成不利影响。
臭氧对人体的危害主要有:强烈刺激人体呼吸道,进而造成咽喉肿痛、胸闷咳嗽,严重则引发支气管炎和肺气肿等;臭氧还会造成人神经中毒,头晕头痛、视力下降、记忆力减退;臭氧还会破坏人体皮肤中的维生素E,致使人的皮肤出现皱纹或黑斑。臭氧浓度升高会对植物产生危害,高浓度臭氧会使小麦减产,使农作物的叶子中叶绿素含量降低,叶片黄化,进而导致作物的膜系统受到损伤,臭氧还会使大豆的固氮能力下降,还有许多其他等一系列的不良反应。臭氧具有强氧化性,会对建筑材料家具等内含化学物质的人造物产生破坏,老化及损坏[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