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冲突的相关概念
(一)冲突的概念 从社会学和心理学来看冲突的较规范的界定大致可概括为:冲突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
需要同时存在而又处于矛盾中的一种心理状态,可分为内部需要与外部限制的冲突、外部需 要之间的冲突和内部需要之间的冲突三类。冲突是一个用来指具有相互对立的事件、动机、 目的、行动、冲动等情境的极为广义的术语。冲突是指同时出现两个(或数个)彼此对立或互 不相容的冲动、动机、欲望或目标时,个体无法使之均获满足,但又不愿意将其中部分放弃 的心理失衡现象。因动机或欲望不能并存,个体不能从中得到满足时,所形成的左右为难或 进退维谷的心理困境。[2]人与人之间彼此意见不和,甚至动武或打斗的场景,又称人际冲突。 在弗洛伊德的学说中,人格结构的本我、自我、超我三者之间不能协调的现象也称为是冲突。
(二)幼儿同伴冲突概念 幼儿同伴冲突是一种人际互动过程。它不同于个体内部产生的动机、思想冲突,也不同
于有组织的社会群体之间的冲突,而是个体与个体之间的一种互动关系,是至少两个人之间 的社会交换形式。[3]此外,幼儿同伴冲突行为是一种对称性社会互动,既在互动过程中,互 动双方都有类似的行动,双方彼此的行为相互依赖、相互制约,构成一个动态的行为流程。 对抗是幼儿同伴冲突界定的必要但非充分的条件。“因为开始时的对抗所引起的反应是多样 的。它可以产生新的对抗,也可以由于对方屈服妥协而没有产生对抗。因此引发冲突的充分 条件是:一个儿童对另一个儿童的对抗行为产生对抗。国外许多研究者用‘对抗对对抗’作 为界定冲突的充分条件”。幼儿同伴冲突是一种直接的对立关系。冲突的双方有直接的、公 开的、面对面的对立。但这种对立的表现形式和程度有很大差别,可分为内隐的心理对立和 外显的行为对立。心理对立可以通过面部表情或声调表现出来,如面带不满或提高声调。行 为对立的程度要激烈得多,如争吵、打斗等。文献综述
(三)冲突解决策略 冲突解决策略有时又称为冲突反应方式、冲突处理方式或冲突处理策略。欧沧河认为,
冲突解决策略是个人在行动上和内心上的努力,以及处理班级及内在需要或冲突的方法,是 个体为避免压力情境引起的伤害、威胁而产生的行为方式。魏晓娟认为冲突解决策略是个体 在对冲突情境认知的基础上所采用的反应方式。[4]本文采用刘晓静所下的定义,即“冲突解 决策略是指儿童为了实现自己的目标或战胜他人而采取的各种手段或方式。”
二、幼儿冲突的行为观察记录 笔者于大四上半学期,在桃园幼儿园进行了为期三个月的见习,每天都能够见到新的冲
突发生,被解决。观察对象都是出于自然状态下的,可以最大限度地确保观察到的事件的可 信度。而观察对象并没有明确指向,而是笔者发现了一起冲突就会记录一起。笔者所收集的 冲突事件共 102 起,其中有效的冲突事件为 91 起,即包含幼儿同伴冲突事件的背景、起因、 幼儿所采用的策略、结果以及教师介入情况。通过对所收集的有关幼儿同伴冲突的相关资料 进行整理和分类,分析出以下基本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