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40-0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16)03(b)-0105-02
随着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稿)的发布,基础音乐教育课程改革经历了一个转变观念。创新实践。调适完善的过程,基本满足了社会对论文网人才的审美品质需求。总体而言,基础音乐教育改革实施状况良好。但是,在某些方面仍然存在一些不足和问题,对学校的美育教育。教育均衡发展产生了一定影响。
1音乐教育存在的问题
1。1音乐教育不均衡,课程改革受阻
教育公平是国家的基本教育政策,即公民享有受教育的权利,音乐教育作为艺术教育的一种也包括在内。但是,由于各个地区经济。文化。教育水平存在较大差异,因此,教育公平仍然是摆在人们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音乐课时少,占用情况时有发生。教育部关于加强和改进中小学艺术教育活动的意见中规定,学生在小学至高中期间应享有系统的音乐学习,形成一定的艺术审美素养。而目前不同地区的音乐课程开课程度却并不相同。例如北京。浙江等发达城市音乐课的开课情况较为稳定,河南。广西等地的音乐课开课率较低。艺术课程整体开课情况都不乐观。尤其是在九年义务教育中,音乐课的整体开课量不足,许多学生无法获得有效的美育教育,大部分学校的艺术教育整体处于弱势地位。造成这一局面的主要原因之一在于地方教育部门对艺术教育的认识不够,没有将音乐教育上升到美育教育的高度,没有将人才综合发展提到一定的战略高度,使艺术教育失去了公平性。此外,学校的艺术教育也还存在许多不够完善的地方,只有正视这些问题,施以立法保障,才能有效改善音乐教育环境,体现学校艺术教育公平。
其次,音乐师资不健全,专业发展质量欠缺。当前中小学音乐师资不健全,中小学音乐教师流失严重,尤其是一些偏远地区,音乐教师大多是代课教师或兼职教师,整体水平不高。从全国情况来看,各地中小学音乐教师数量明显不足,而师资不均的情况也较突出,语文。数学教师人数较多,音乐。美术教师则人数匮乏,这种现象普遍存在于全国多个学校。这种现象也导致了学校的艺术教育处于一个停滞不前的发展状况,音乐教育课程改革缓慢,制约了学校的艺术发展质量。
最后,音乐教材选用标准不一。现行的音乐教材在编制顺序和衔接方面较为混乱,各地区的音乐教材版本不同,对于课程编制是否适合学生学习习惯,仍然是值得探讨的问题。随着音乐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地方教育部门的教材干预也愈演愈烈,混乱的教材选用现象对音乐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制约了正常的教学活动。
1。2音乐课程改革标准不一,问题难以突破
随着艺术课程改革的深入,学校已经在教育方面有了一定程度的改观,无论是乐器还是教材,还是多媒体设备,都体现出了现代教育理念。学校美育教育不仅仅要落实在口头上,更要落实到行动上,使艺术教育真正走近学生,拉近音乐与学生的关系。
首先,在音乐教育中,教师关注的重点放在了歌曲学唱。实践活动和多媒体应用上,这种情况在全国许多地区十分普遍。而这种教学行为主要来自于当地的音乐教研人员的指导,以及从全国示范性音乐课得来。可以说,一些音乐教师只是从观摩中受到影响,对所看到学到的内容还没有做出适当的消化和调改,就直接运用到实践教学中,这种盲从也导致了以上音乐教学行为的出现。
其次,在课改之前,音乐教学偏重于学科知识技能的学习,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单一刻板,学生的学习兴趣没有真正激发出来,音乐教育的功能化更趋于简单。在课改初期,音乐教学发生了一定的转变,但是受到习惯性的影响,全国的基础音乐教育又近乎模式化,例如广泛使用多媒体教学,目的是使课堂教学更加活跃,丰富教学形式。随着课改的不断发展深入,音乐教学逐渐开始关注其审美功能,但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由于目标性和执行性不强,导致音乐审美体验较为粗浅,没有深入地学习,学生反应不强,课堂教学活动也较薄弱,最终形成音乐教学规律与行为相背离。
最后,学校的音乐教育主要包括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但是课内与课外教学却是貌合神离。艺术教育面对的是全体学生,课堂是主要的学习场所,课外是提高的场所,二者虽然在内容和形式上有所不同,但二者却又是相互作用,不可分割的。目前学校重课外轻课内的情况较突出,课外音乐教学活动十分丰富,不仅是学校素质教育的代表,同时也体现了学生的个性发展,满足了学生和家长的要求。由于课堂音乐教学需要不断积累,而且并不能产生直接的效果,因此,难以引起各方的关注和重视。此外,课内与课外音乐教学的定位也有所不同,课堂教学具有一定的义务性,面对的是全体学生,目标是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为学生全面发展打下基础。课外活动面对的是具有一定特长和兴趣的学生,以提高学生的音乐表演水平,满足社会发展需要为主。
2音乐教育的对策分析
2。1完善音乐教材,严格执行新课标
基础音乐教育课程改革的发展需要用切实可行的策略加以应对。首先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遵循音乐教学规律,严格执行新课标,克服各种认知困难,积极开展课标活动。在尊重传统经典音乐作品的基础上学习音乐知识技能,完善音乐教材,选择对学生发展有益的内容,杜绝出现各种无序倾向,坚持音乐教材内容丰富。结构清晰等特点,提升音乐教材的整体质量,满足音乐教学的需要。
2。2提升音乐基础能力和艺术素养
音乐教育要以学生感知能力和理解能力为着力点,优化音乐基础知识和技能结构,关注音乐作品的更新储备,重视发展学生的参与性与艺术修养的培养。不仅要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欲望与兴趣,同时注重培养他们的创造能力和审美情趣,鼓励学生主动参与音乐课内外活动,从中体验审美感受,在传统与现代艺术的融合提升个人素质,形成严格的人才创新培养模式。
2。3加强课内课外协调发展
音乐课程要立足课堂教学,注重校本课程与地方课程的调配开发,丰富教学内容和形式。坚持课内课外一体化的发展模式,适当增加课外活动,丰富音乐活动内容和形式,鼓励学生开展多样化的实践活动,关注音乐的发展与技能的形成。利用多种表演方式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热情,养成学生自主研修音乐特长的习惯,积极营造音乐教育的环境。此外,可以通过利用社会教育资源,创新表演方式,学生从被动地学习到自主学习管理,创新课外音乐活动形式。
2。4坚持质量管理音乐素养
质量管理音乐素养,是积极促进音乐行为和素养提升的重要影响因素。建立艺术教育管理机制,能够为基础音乐教育改革发展提供有效的咨询与决策依据,推动学校的艺术教育质量,为共同培养具有高素质的人才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基础音乐教育改革现状与对策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