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生创业教育体系的构建
自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理念以来,关于创新创业的各项顶层设计相应出炉。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中对创新创业进行了全方位政策布局,进一步激发了亿万群众的智慧和创造力,为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创新创业论文网已然成为新常态经济环境下经济发展与人才培养的关键要素。对于承担人才培养任务的高校,尤其是与区域经济发展紧密相连的应用型本科院校,开展系统的大学生创业教育,进一步激发高校学生创新创业热情,展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成果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构建符合应用型本科院校办学实际的大学生创业教育体系亟待探索。
一。当前应用型本科院校创业教育现状及问题
(一)创业教育的理念定位欠科学
目前,应用型本科院校对创业教育的理念定位欠科学,集创业教育。研究和实践为一体的创业教育体系尚未能形成,更没能与学校的办学定位和方向性发展战略有机融合。从学校领导。就业主管部门到普通教师思想观念上还有不少误区,如有些人认为开展创业教育是因为就业困难,才需要鼓励毕业生创业,自己学校就业好,不需要开展创业教育,也有些人认为自主创业的毕业生是极少数,开展创业教育的需求和意义不大,没有积极性。由于对创业教育认识存在诸多误区,导致创业教育出现目标偏差,影响了创业教育的内涵提升。
(二)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未融合
很多应用型本科院校主要是从自身对创新创业教育的理解出发,根据现有的条件选择性的开展创业教育,往往是在现有专业课程教育外加入一定的创新创业类课程,使创业教育独立于专业教育之外,既没有明确的教学目标,缺乏足够的教学课时,又没有明确的评价考核。但创业教育的教学目标不仅仅是对大学生创业实训技能的培训,而更应注重将创新意识。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培养融入到课程当中。推进学科专业的协同。交叉创业教育培养机制,仍存在较大的改进和提升空间。否则,创业教育最终将会沦为一种形式,沦为一种技巧或技能教育,成为专业教育之外的业余教育,很难实现创业教育的预期目标。
(三)创业教育的优质师资较稀少
与传统的专业教育不同,创业教育不仅需要系统性的理论传授,还要求教师具有丰富的实践教学经验。这点对于应用型本科院校来说尤为重要,因此也对承担创业教育教学任务的师资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然而,当前高校开展创业教育的教师仍多以学生团学工作或就业指导人员为主,这部分教师往往从高校毕业又直接进入高校,几乎完全没有企业实战经验。只能在课堂上进行理论的宣传,而无法指导学生创业实践,导致学生的创业大多停留在构想阶段,缺乏落地能力。面对这种情况,高校也聘请了行业企业专家担任客座教师,但是客座教师讲座式的教育方式,学生也仅仅是听说了项目的运转管理,仍缺乏真实项目的实战演练,教学效果也难以让人满意。
(四)创业教育的实践环节太薄弱
创业实践是提升和检验创业理论教学的重要途径,然而创业实践的缺乏恰好成为制约创业教育发展的瓶颈。目前应用型本科院校中有的创业教育主要停留在理论教学的层面,重视引导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和创业项目的策划,而缺乏实践教学环节对学生创业能力的提升和创业项目的孵化。有的学校虽然建立了专门的创新创业园或事孵化基地,但是真正参与到其中的学生并不多,能成功孵化的项目更是稀少。创业实践的开展,一方面需要高校教师进一步转变创业教育理念,另一方面也需要学校投入场地。资源。资金等打造创业实践平台,这对大多数应用型本科院校来说难以得到保障。缺少了实践环节的创新创业教育很难让学生有真实的创业体验,很难提升学生的创业综合素质。
二。当前大学生创新创业现状及问题
在国家的大力提倡和政策支持下,创业教育在高校教育教学中得到了高度关注,表现出了强有力的发展趋势。但客观评价大学生创新创业的现状,却发现成绩并不尽如人意,这些现象也从另一个层面折射出了高校的创业教育还存在很多问题,具体表现为:
一是大学生创业比例低:尽管面对就业压力,大学生自主创新创业的热情高涨,在大学期间也有不少学生积极尝试自主创业的项目,但在毕业就业时,实际创业人数仅占毕业生总数的2。7百分号,而创业三年之后还存活的比例虽暂无从统计,但预想不容乐观。二是大学生创新成果少:通过文献检索可发现,大学生,尤其是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主的高校,学生公开发表过学术论文,参与学术会议的屈指可数。申请专利申请更是大学生创新创业上的弱项,创业项目水平不高。市场前景不明。产品定位模糊,计划书远离实际,获奖项目真正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极少。三是大学生创业能力弱:通过网络对大学生创业能力与素质的调查显示,大学生缺乏实际企业运作经验的占45百分号,缺少社会经验占25。5百分号,缺乏企业管理经验占21。5百分号,没有合伙人占4。5百分号,缺少创业领域专业知识占3。5百分号,全面暴露出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欠缺。
三。应用型本科院校创业教育体系的构建
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创业教育开展,需要建立与素质教育相一致的创新创业教育保障体系,以学科前沿。创业基础。就业创业指导等方面的必修和选修相结合的方式,将创业教育纳入学分管理,形成覆盖全体学生的依次递进。有机衔接。科学合理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群。
(一)创教育体系的理念及功能定位
创业教育的开展首先依赖于建立科学先进的创业教育理念。应用型本科院校应将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将创业教育的实施与专业课程的讲授有机融合,实现创业教育与专业实践教学的无缝衔接,面向所有大学生,开展创业精神的培养。创业意识的树立和创业能力的提升教育,激发广大学子的创新动力和创业活力。完整的创业教育体系应实现四个功能定位:创新创业基础教育。创业模拟与实践。创业孵化与融资经营。创业成果展示及交易。但就当前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实际情况来看,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创业教育应着重加强创新创业基础知识的传授和创业模拟与实践能力的而培养。通过开设创业课程加强创新创业校园文化的形成,分年级。有层次的开展各种创新创业课堂教学,全方位。多方面的丰富创新创业主题活动;着力加强大学生实习实训平台的搭建,强化校内与校外实践资源的共享与利用,开展各级各类创新创业竞赛,强化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在此基础上,为条件成熟的大学生创新创业团队提供创业孵化。融资和经营场地;加大创新创业价值宣传,发掘树立创新创业先进典型。(二)创业教育体系的机制及支持联盟
高校应成立专门的创业教育管理机构,组织实施。规范管理创业教育的开展:创业教育教学计划的制定,创业教育师资的审核,创业教育活动的指导和监督,创业教育课程的评估与考核等,全面协调管理创业教育全过程。设立创业教育治理机构,由专家咨询委员会和创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组成:政府。行业。领导专家组成专家咨询委员会,为创业教育的开展提供战略指导支持;行业。院校主任专家组成创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为创业教育提供人才培养方案支持。通过调动整合多方资源形成合力,以保证创业教育的顺利实施和成效最大化。作为是一项系统的教育工程,创业教育还需要广泛争取社会力量的支持和参与。建立院系支持联盟,凝聚校内专家。教师智慧,依托现有课程和实训室资源,全力推动创业教育的开展。建立行业支持联盟,加强与行业协会的合作,引入行业资格认证培训项目,促进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行业氛围形成。建立企业支持联盟,建设企业创业导师库,共同制定满足企业需要的人才培养计划和特色课程,联合开发横向科研项目等。建立社会支持联盟,与相关政府部门合作,争取政策扶持及资金支持,开展创新创业培训。创业项目的孵化等工作。
(三)创业教育体系的教学及课程设计
创业教育的开展和实施,最关键的核心在于创业教育体系中教学的组织和课程的设计。应用型本科院校在开展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时,应将创业教育课程作为其中的一个重要部分,积极推进创业教育教学模式的研究,并根据应用型本科院校的特点建立多层次。立体化。全过程的课程体系。科学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应将创新创业类课程与专业课程体系有机结合,覆盖通识创业必修课程。通识创业选修课程。专业创业必修课程。专业创业选修课程和专业认证培训等课程。在理论教学阶段,根据不同专业的特点和人才培养目标,要求学生必须学习学科前沿专题课程。创业管理基础课程和参与一定的商业计划,建立三点联动“机制,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自主创业能力。在实践教学阶段,引入创新创业模拟与实践,开展虚拟商业社会环境跨专业综合实训,并对有条件的大学生创业项目进行孵化,着重强化创业人员培训。创业项目分析。创业孵化指导。创业项目对接等服务,使大学生创业项目能够融入区域经济发展的产业链中。
(四)创业教育体系的师资及平台建设
创业教育不同于某一学科的专业教育,它涉及领域广,跨学科多,是一门全面的综合素质教育,因此,师资力量成为保障创业教育的关键因素。应用型本科院校应结合各自的应用型人才培养定位,构建一支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同时具备的创业教师队伍。一方面,着力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积极引导。组织专业课教师到行业企业挂职锻炼,在真实的企业运作环境中,将理论知识与产品研发。企业管理实际衔接,提高教师的创新实践能力,在教学中更好的将专业教育与创业教育深度融合。另一方面,从社会各界聘请知名企业家。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成功校友。创业典型人物等来校兼职或讲座,为大学生分享创业历程,指点创业项目,交流创业经验,弥补创业实践教育的不足。在创业教育平台建设方面,一是科学合理建设利用校内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在保证基地硬件配备齐全的基础上,注重基地软件的配套,为基地配备专业的指导老师,为孵化项目全程深入跟踪指导,同时出台相应的保障制度和措施,保证师生的参与热情和权益。二是拓展校外创业教育实践基地,积极寻求和整合各方资源,在校企合作。产学研合作方面做延伸和探索,各学科。专业发挥资源优势在地方特色经济开发区。产业园。科技园等经济产业密集区积极开拓,为学生打造专业的校外实践基地。
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生创业教育体系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