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643。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4)21-0137-02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要求高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性的作用,加强学生勤奋学习精神论文网,提升学术诚信道德水平,建设高校良好学风。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战略报告(征求意见稿)也明确指出,研究生的培养目标主要是造就从事教学和科学研究的专门人才,并应以学术训练为重点[1]。然而,近年来,在学术道德以及学风方面,中国研究生越来越显示出来存在的弊端。依照统计可见,研究生中在学生中存在着严重的失范问题,具体表现在伪造实验数据,对他人的学术成果进行剽窃,在别人的学术论文上加上自己的署名等[2];除此之外,研究生对学术问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或者认识不到位,而高校对这方面的教育也明显不足[3]。这些问题都将直接影响研究生的学术能力提高和综合素质培养,甚至对高等教育发展也有着严重的阻碍作用。因此,不断完善我们研究生学术道德的管理体系显得至关重要。
一。研究生学术道德失当的成因
从原因上对研究生培养中学术道德问题的剖析主要来源于三个方面。一是目前道德约束在学术领域中存在缺陷。学术研究者的道德修养是学术界的传统优秀品德,要求学术研究者应具备基本的学术道德诚信的自我约束意识,然而,传统道德中主要靠外界的舆论影响来进行约束,而今随着市场经济占据主导地位,外界氛围影响效果逐渐降低;二是学术领域的鉴定体系仍需完善。现在,对学术水平及成果进行评价的时候,往往倾向于定性,有着过多的主观因素,有着较多的变通空间,缺乏严格的标准,不能从客观方面进行量化,即使有,也有着极为有限的作用;三是在学术领域中,学术规范不能较好地将作用发挥出来。从理论角度来看,学术规范要形成体系,不应该将名利成分包含在内,并且,在进行学术道德教育的时候,要按照一定的次序。如果从主观方面,没有对学术规范进行教育和培养,那么,只重视内容,不注意规范及方法的人将会涌现很多[4]。
二。国外研究生学术道德管理的成功模式
目前,法国。日本。德国在对研究生教育方面,都非常成功,都有着自己的突出之处和独有的特点。并且,关于对研究生学术道德培养方面,都有适宜的策略及措施。在学术。学风的培养上问题上,法国的策略主要表现在关口多。考核严上。在录取研究生时,依照想要入学的学生在普通大学和后来深造阶段的成绩和评价来进行,这就让一些成绩高但素质低的学生降低了被录取的机会[5]。日本在对研究生进行教育的时候,注重科研教育,让科研和研究生教育紧密相连。为了将研究生教育中出现的学术失范问题杜绝,日本采取了独特培养办法,从而促进了研究生的发展[6]。德国采用研究生院的新模式,注重跨学科的研究,发挥教授的集体力量,让研究生接受多方面的训练[7]。
此外,国外研究生教育其科研水平比较发达,在学术失范的界定。惩处办法。惩罚流程。学术道德培养与教育等诸多领域的研究中都逐步建立较系统。完善的框架。
所谓学术道德失范,其实就是对学术不诚信的态度。美国,时常把学术方面出现的道德问题叫作诚信问题,学术道德失范指的是实行欺骗,不讲究诚信。关于这个问题,美国学术界出现了几种解释,而且比较完善。针对进行学术道德的教育问题,在西方将此放在至高无上的位置,对学术道德非常重视,在高校中开设道德教育课程,传授这方面的内容。进行实践的时候,有关学术不讲究诚信的问题,美国高校制定了严格的惩罚办法,不少高校都规定了有关诚信的标准,同时成立了学术委员会,对此进行管理。除此之外,为了杜绝研究生出现失范举止,加拿大等国家监督并管理学生进行学术研究,并且制定了相关的规章制度。
三。建立健全研究生学术道德管理体系
彻底根除研究生学术道德失范的问题,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建立一套切实有效的管理体系,多管齐下,标本兼治。
(一)明确学术道德失范的界定
想要对研究生学术道德的高低进行相关研究,就必须得弄清楚学术道德的实质,进而达到明确其定义的效果。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国内相关学者已经对学术失范的问题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是由于各种原因,他们对学术道德失范并没有一个确切的定义,不过从大的方面来说,这一概念主要是指人员在进行相关学术行为的时候没有一个客观的联系方式,而不是相关道德以及规范的无效或者缺失。这样的理解,我们可以将学术道德失范分为主体层面和主体内在精神这两个方面,具体来说,前者可以表现为学术行为上的越界,后者可以表现为传统精神和信念的破坏和动摇[8]。
(二)将学术道德教育纳入课程体系
教育部原部长周济曾提出,要对学术不端行为下猛药“,必须要将学术道德教育纳入高校课程。该举措,需连同研究生管理部门。任课教师。指导老师及各级领导在内各方力量,通过开设学术道德。学术诚信和论文写作等相关理论和实践课程,建立行之有效的完整体系,方可见效。其中,硕士生的学术诚信教育可以通过以下三个方面来进行。
一方面是大力宣传学术诚信。定期组织师生特别是硕士生普及学术道德的重要性,了解学术诚信的法律法规,明确学术道德失当的违反规定等,并通过学校的各种宣传渠道报道学术诚信的真人真事,分期分阶段对硕士生进行学术诚信专题培训等。另一方面是建立自我诚信机制。自我诚信机制分两种,一是书面承诺,即学校和学术活动的主办单位。全体高校师生。全部科研工作者在学术诚信承诺书上签字;二是宣誓承诺,通过主题班会。学术诚信系列活动或其他专业学术道德讲座中,集体就学术道德诚信等内容进行宣誓。除以上两方面之外,还应建立并逐步健全系统化的高校学术道德档案。高校学术管理部门或高校研究生部通过网络对所有学生建档立卡,形成表明学术身份的诚信档案,记载。跟踪。披露。谴责和惩戒其不当的学术行为,促进研究生学术道德规范水平的提升。通过实施这些机制,可以增强研究生学术道德约束力,提高研究生学术道德的自觉性,最终降低与避免学术不道德现象的发生。
(三)建立学术道德的导师责任制
在建立和完善研究生学术道德体系中,研究生的直接引导者是其导师,在日常生活中,导师的任何言行都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思想,尤其是在相关的学术研究过程中,导师更应该在自己的学生塑造一个高大的形象,只有这样,研究生才的学术道德才会逐渐得到提高。这样的理解,高校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关的制度,比如导师责任制就值得推崇,在这样的制度下,每个导师都会对自己的学生负责,如果学生在学术过程中出现了失范的行为,那么相关导师也会受到一定程度的责罚,可想而知,这样的制度不仅可以增加导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而且也可以对学术上的一部分道德问题。
(四)发挥学术道德舆论导向与监督作用
学术道德管理体系需要注重舆论导向,并发挥舆论影响的正面作用。高校应当利用新媒体在研究生中间做好学术道德的导向引导,对有益与社会。有益于学术和自身发展的正面行为进行大力宣扬,在全校范围营造严谨治学的良好学术风气,培养研究生正义的学术道德责任感和坚定不移的学术道德自制力。要将高校的媒体。网络以及学术组织和学生团体的优势作用以及监督作用较好地发挥出来。借助一些有效的办法,实施学术研究及道德教育活动。同时,注意发现身边的典型,并发挥楷模及激励作用;在施行的过程中,如果出现不规范的举动的时候,高校不能忽视,要进行严肃处理,从而起到警告的作用,来营造一种良好的氛围,让学生意识到遵守规范是光荣的,违背规范是耻辱的,从而让失范的举动受到谴责,将学术道德的正确导向。学生自律。他人监督有效结合,从而使违规者认识到自身的错误,身败名裂,得不偿失,借助于社会力量,以儆效尤。
(五)建立专门的学术道德监管机构
学术道德管理的体系的完善离不开公平。公正。公开的监管机构。诚然,学术道德监管体系的贯彻与落实是一项系统化的复杂化的工程,需要多方共同推进才能实现。目前,我们建立了国家层次的监督机制,但应不止于此,各高校。科研院等学术单位也应纳入监督范围,并建立相应的学术行为规范和具体实施方案,对学术失范行为予以严厉打击和惩治。近几年,教育部的学术政策大部分都得到了贯彻落实,特别是对硕士生的学术道德已经有了具体的实施方案。但是与发达国家的学术监督力度相比,还是有很大程度的不足。就比如学术道德失范行为就经常被忽视而放任自流。因此,学术道德失范行为的惩处机制必须尽快完善并落实。只有这样,学术规范的威严才能够真正建立起来,防患于未然,使学术投机者有所警醒,彻底收敛。
研究生学术道德指的是在进行学术研究的过程中,研究生需要对学术范围内规定的规范。道德。法律等予以遵守,对别人的知识产权予以尊重。然而现在中国研究生对学术道德的遵守情况令人堪忧,高校需要找到研究生学术道德缺失的根本症结所在,借鉴国内外的可行性方案,从界定失范范畴。纳入课题体系。明确导师责任制。发挥舆论导向和监督作用等方面入手,不断完善研究生学术道德管理体系。
浅谈研究生学术道德管理体系的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