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运用二元对立的知性思维方式来理解哲学,并由此而形成抽象的理论教条,直接妨碍哲学研究的进一步扩展和深化。本文着重反思和分析了在哲学中有着重要影响的两个教条,即成熟“与不成熟“二元对立的教条。解释世界“与改造世界“二元对立的教条,指出二者并无充分的学理根据,也违背哲学存在和发展的本性,论文网因此,克服这类抽象的理论教条,是推动哲学健康发展的重要前提。

[英文摘要]ThefurtherexpansionanddeepeningofthestudyofMarxistphilosophyarehindereddirectlybytheintellectualthinkingmodeofbinaryantinomywhichisusedtounderstandMarxsphilosophyandeventuallytoformtheabstracttheoreticaldogmas。ThisarticleemphaticallyreviewsandanalyzesthetwodogmaswhichhaveimportantinfluencesinMarxistphilosophy,namelythebinaryantinomydogmasofmature“andimmature“,aswellasthatofexplainingtheworld“andtransformingtheworld“。Thefactisalsopointedoutthattherearenosufflcientfoundationsofscientificprinciplesbetweenthetwodogmasandtheyviolatethenatureofexistenceanddevelopmentofphilosophyaswell。Therefore,overcomingthisabstracttheoreticaldogmaisanimportantprerequisiteofpromotingMarxistphilosophyanddevelopitinahealthyway。

[关键词]二元对立/成熟“与不成熟“/解释世界“与改造世界“/binaryantinomy/mature“andimmature“/explainingtheworld“andtransformingtheworld“

[正文]

我们的生活捉摸不定,世界变化无常,我们需要赋予世界以意义。为此,人们最常使用的心智策略就是二分法“,通过把事物和世界区分为昼与夜。黑与白。现象与本质。恶与善。真与假等二元对立关系,使复杂的世界呈现出秩序“,显现出易为人所把握的意义“。然而,二分化“实质上是一种知性方法“,把本来是整全“的事物一分为二“,所导致的必然后果便是事物本身“具体。丰富的内容的遗漏和丧失。在哲学的研究中,我们运用这种二分化“,形成了一系列的知性对立关系,并由此逐渐演化为种种理论教条。我们认为,哲学研究的进一步发展,亟需超越这些由二极对立思维方式所形成的理论教条。本文仅通过对两个教条的分析,来引发人们对此问题的关注。

一。成熟“与不成熟“二元对立的教条及其超越

在哲学研究中,影响最大的一对二元对立关系无疑是所谓不成熟“与成熟“的对立。它认为,在早期“与晚期“之间存在着一种内在的断裂,早期“是不成熟的“,只有晚期“才是成熟的“,因此今天理解,最重要的阐发成熟“的思想并自觉地与不成熟的“划清界线并对之采取批判态度。这种观念在哲学研究中长期以来具有重大影响,甚至被视为理所当然的理论教条而被接受下来。

需要予以反思的是,把思想区分为成熟的“与不成熟的“,我们所赖以依靠的根据或标准是什么?这种根据或标准是否具有充分的合法性?

综合以往种种观点,人们主要提出了如下三种有代表性的标准“。

第一,以成熟的“为标准。以成熟的“为参照,来区分成熟“与不成熟“,这是人们通常采取的一种做法。它假定,的思想以时间为次序,遵循着不断抛弃不成熟的旧哲学,尤其是费尔巴哈人本主义的痕迹,越来越走向成熟的过程,因此,以成熟的“为坐标,即可十分清楚地确定成熟“与不成熟“的分野,从而达到清除不成熟“的成分并保留成熟“成果的目的。

然而,以成熟“作为区分标准,这种确立标准的方式实质上是把衡量的对象用作了衡量的标准,因而内在地包含着一种逻辑上的自我循环“。按照基本的逻辑要求,要找到区分成熟“与不成熟“的标准,合理的途径是在成熟“与不成熟“之外找到一个第三者“,这第三者“能提供一种尺度,来衡量和确定孰为成熟“。孰为不成熟“。孰为在成熟与不成熟之间“等等,而不能用本来属于衡量对象的成熟“来规定同样作为衡量对象的不成熟“,这道理就如同要确定何者为长。何者为短。何者为高。何者为低,必须找到一把超出衡量对象的公共的尺子一样。成熟“与不成熟“是一种互相循环。互为对方的关系,要知道何为成熟“,必然先知道何为不成熟“,而要确定何为不成熟“,又必须先定义何为成熟“,因此,以成熟“来界定不成熟“,不过是在作无意义的同语反复。可见,以成熟“作为标准,而不能在成熟“与不成熟“之外找到某种第三者作为衡量尺度,这样来界定不成熟的“,等于陷入了一种语义的自我缠绕和自我循环,不能为问题本身的解决增添任何新的有效知识。

其二,以思想演化的时间先后次序为标准。这与上述密切相关,它假定,的思想越到后期,就越成熟,越符合哲学的本质“,而越是早期,越是开始阶段,其思想就越幼稚,就离哲学的本质“越远。很清楚,以此为标准,的早期即是不成熟“的代名词,而到晚期,的思想达到了成熟的巅峰。

然而,以时间“为标准,所选定的乃是一个物理学意义的自然尺度。物理时间可以标明早晚先后,但无法处理和规定成熟“与不成熟“。幼稚“与深刻“等包含丰富思想内涵和容量的课题。在思想史上,晚来的思想不一定比古典的思想深刻,今人的思想未必较古人成熟,晚期的思想未必比早期的思想高明,这是一个稍有思想史常识的人皆明白的道理。因此,纯粹以物理时间为标准来给不成熟“与成熟“划界,很显然缺乏充分的说服力。

其三,以某种权威论述作为标准,即试图以某个思想家在阐释时所持的观点作为依据,来确定成熟“与不成熟“。比较典型的,如以前苏联教科书所认定和阐发的成熟“为依据,以阿尔都塞关于认识论的断裂“的论述为依据,以第二国际理论家所理解的真正的“为依据,以普列汉诺夫等人对的理解为依据等等。

问题是,无论哪位思想家的论述,所表现的都不过是他从某一特定视角所作出的理解,其中内在地蕴含着他个人的思想偏好和理论倾向,并必然深受其理论素养。思想视野以及所处时代的限制,因此这种理解可能十分精辟和深刻,但仍不足以作为规定其它思想家理论性质的终极判据。对于早期柏拉图“与晚期柏拉图“,哲学史上留下了许许多多思想家的阐发和评判,但今天难以绝对地判定晚期柏拉图必定比早期柏拉图更成熟“,对维特根斯坦Ⅰ“和维特根斯坦Ⅱ“,对于海德格尔Ⅰ“和海德格尔Ⅱ“也同样作如是观。比较合理的说法只能是,思想家们的思想虽然在不同阶段存在某种差别和变化,但无论早期“还是晚期“,都有其独立的价值,因而很难以成熟“和不成熟“这种二分的框架来简单地予以裁割。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清楚地看出,当人们试图把二分为成熟“与不成熟“之时,它所凭借的标准其实是经不起仔细盘查和反思的。

那么,是否在上述三种标准之外,还有可能找到其它的合适“的划分标准呢?我们认为,这同样十分困难。这是因为,上述标准之所以难以成立,并非单纯标准自身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这种设定标准的观念和方式在根本上就是不恰当的,就实质而言,这种设定标准的观念和方式具有鲜明的先验主义“性质,它企图找到某种超越时空的原则,对经典作家的思想划分成熟“与不成熟“,试图把不成熟“部分剔除而保留成熟“部分,这种阐释方式违背了人文学科最基本的诠释学原理,遗忘了人文思想存在。流传和演化的特殊规律。根据现代哲学诠释学所提供的洞见,精神科学的思想理论一旦产生,就进入了历史性的时间之流中,交付给了后人的阅读和理解,并在与后人的对话中不断延续和增殖其意义,只要人类的理解活动不终止,这种意义的增殖过程也就永远不会终结。一种理论正是在此生生不息的过程中,生成为所谓传统“。具体而言,思想理论的流传具有如下几个方面的特点:(1)开放性。它总是面向未来并对未来有所期待,理论文本的意义不是封闭的,而是敞开的,一段文本或一件艺术品的真正意义的发现永远不会结束:事实上它是一个无限的过程“;(2)与理解主体内在的相关性。理论文本的意义不是由原作品单方面地决定的,而是生成于读者与作者创造性的对话中,通过这种对话,理解者和原作的历史间距才真正得以克服;(3)理论传统的自我超越性。传统“不是一种静止凝滞的实体“,相反,生成流变“和自我超越“是传统“成为可能的基本条件,或者说,传统根本不是一个名词“,而是一个时刻保持创造态势的动词“。

可见,哲学解释学所提供的是一种与先验主义“有着根本差别的历史性“立场。坚持这种立场来看的著作和思想,那么,无论是早期“,中期“,还是晚期“,其各自的意义和价值如何,就不能靠某种原则和标准来先天地予以决定,而只能通过后人带着特有的生活旨趣,在与其不断地对话和阐释中来历史性地显示和生成,在某种特定诠释学处境中,也许早期思想会凸显出来,进入人们的理解视域,显现出其特殊的意义,而在另外某种诠释学处境,的中期或晚期思想则可能会受到特殊的重视,成为人们关注的中心,所有这些,都不能以某种先验的成熟“和不成熟“的二分法来匡定,而只能用效果历史“和理解的辩证法“来予以阐明。

如果承认这一点,那么就不难理解主义哲学演化过程中一个耐人寻味的历史事实,那就是,在判决为不成熟“之处,却有时恰恰成为了主义哲学实现与时俱进。取得重大理论成果的思想源泉,而被认定为成熟“的地方,在不少情况下却恰恰陷入了僵化和教条。众所周知,西方主义“是当代理论景观一支不可或缺的力量,在当代思想界占有重要一席。不可否认的是,他们中不少人主要所发掘和阐发的正是被视为不成熟“的青年的思想资源,如马尔库塞。弗洛姆。萨特。柯西克。沙夫以及南斯拉夫实践派“的学者们等等,他们充分利用早期著作中的有关思想,来批判性地考察现代人的生存状态,寻求克服现代人生存困境的可能出路,取得了许多重要的理论成果;在中国思想界,学者们也曾通过对早期思想的开掘,有力地冲击了僵化教条的哲学观念,尤其是它所凸显的人文向度和人文激情,使得哲学在中国展现出了前所未有的批判活力,无论在社会思想启蒙的层面上,还是学术观念变革的层面上,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之所以出现上述状况,只能由当代人的生活旨趣和特殊的诠释学处境来解释,如果固守成熟“与不成熟“的二分法教条,必然会无视他们所取得的理论成果并对之采取简单粗暴的排斥态度。

[1][2]下一页

上一篇:论马克思關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當代功能【6657字】
下一篇:论马克思市民社會决定國家理论的形成【7170字】

马尔库塞海德格尔式的马...

马克思社會批判理论研究述评【2827字】

马克思的就业思想及其當代价值【2903字】

马克思的重建个人所洧制...

马克思晚年的跨越论与东...

马克思恩格斯教育思想及...

马克思哲學观中的社會批判之维【3495字】

临床护理路径茬老年便秘...

反应物比例在LiFePO4合成上的影响

旅游英语专业學生语言交...

2000元做什么生意挣钱,...

中央空调系统英文文献和中文翻译

国内外热作模具钢的研究现状情况

《中国好声音》和《中国...

PLC舰船舷侧隐身门梯集成...

2023年生育政策二胎還湜二...

MCGS水位PID控制的仿真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