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不同研究者对说谎的理解不同,但他们对谎言的定义中都强调了三个成分,分别是事实成分、信念成分和意图成分。其中事实成分指说话者言语表达是否符合事实;信念成分指说话者对自己的言语表达是否属实的判定;意图成分指说话者是否有意欺骗。论文网
目前国内外学者对说谎的研究多集中于说谎的道德评价研究。如傅根跃和王玲凤(2005)研究了小学生在集体和个人情景下对说谎的理解和道德评价;徐芬等人(2002)在研究中探讨了个体理解交往情境下说谎说真话的概念及其道德评价上的年龄差异,以及事实成份、交往动机与交往情境因素在其中的作用,结果表明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对白谎或直率真话越来越多的考虑情景因素或交往动机。Emma 和 Maurice(2014)将谎言分成利他谎言和利己谎言,研究结果表明在人们的道德评价中,利他谎言比利己谎言更加道德。在该研究中,利他谎言是指为了不使他/她受到伤害而说的谎言,而利己的谎言是为了帮助说谎者自己而说的谎。
此外,说谎作为一种人际互动中的一种功能性沟通手段和策略,也有研究者从社会交往中对说谎进行了定量的探究。如有研究将熟人和最好的朋友作为实验变量,得出为了维持或者创造自己积极的形象而对熟人说谎,比对最好的朋友说同样目的的谎要容易接受的结论(Backbier et al 。,1997)。同时,在面对不同的交往对象时,说谎的频率也有所不同。DePaulo 和 Kashy(1998)在研究大学生和社区成员的说谎行为时发现,在亲密的关系中的说谎频率比在一般关系中要少,并且在亲密关系中的谎言多为利他性谎言。可见,在不同类型的人际交往中,说谎的类型、说谎的可接受度等都存在一定的差异。
从前人的研究中可以看出谎言类型、人际关系类型对说谎的道德评价都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已有研究着重探讨了谎言类型对说谎的道德评价的研究,但在不同人际关系类型中,对说谎的道德评价研究还很少,是否在所有的人际关系中,人们对说谎的道德评价是一致的?同时,在中国背景下,对以成人为主体的社会的说谎的认知与评价的研究也是比较少的,现有的研究中多将研究对象集中于儿童,而成人作为“谎言制造者”的一大主体,其对谎言的道德评价又是否会有的一样的认识?
在综合已有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研究,借鉴国外将说谎行为作为人际互动中的一种沟通手段,同时考虑谎言的不同类型,本研究旨在从人际关系类型、说谎类型两因素探索大学生对说谎行为的道德评价,进一步从社会心理学、心理学角度了解人们对说谎行为态度与评价。
2研究方法
2。1研究对象
随机抽取杭州高校在读大学生120名,剔除无效被试11名,有效被试109名,其中男生38名,女生71名。
2。2实验材料
研究采用的实验材料为情境性故事,选自吕倩倩(2010)在说谎的可接受度研究中的自编故事。实验材料总共有6个故事,每个故事中只有说谎者和被欺骗者,他们之间的关系分别为恋人、好朋友、新认识的朋友。其中6个故事反映的均为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谎言情境和类型(利他谎言、利己损人谎言、利己不损人谎言),每种谎言类型都有2个故事。
2。3研究程序
采用3(人际关系类型)3(谎言类型)的混合实验设计,人际关系类型为被试间变量,谎言类型为被试内变量,通过随机方法,产生故事的顺序。为了平衡顺序效应,故事按顺序和逆序随机分配给被试。根据故事材料中的三种人际关系类型,将被试随机分成三组,第一组被试36人,阅读人际关系类型为新认识的朋友的说谎故事;第二组被试35人,阅读人际关系类型为好朋友的说谎故事 ;第三组被试38人,阅读人际关系类型为恋人的说谎故事。文献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