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文献研究法
针对实际调查中了解到的小学中段学生的识字写字现状,广泛收集和查阅资料,研读《语文课程标准》 ,教育学、心理学等理论书籍和相关文献资料,对其进行分析和归类,为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借以指导本课题研究。
3、调查法
通过对小学中段教师和学生的具体走访调查,从教师和学生的角度了解小学中段学生出现错别字的原因,这对提出增强小学中段学生识字作业有效性设计的策略也有指导意义。
(六)研究价值及意义
1。 理论意义
“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学好其他课程打下基础。” 在义务教育阶段,尤其是作为基础教育的小学教育阶段,识字教学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教学内容。而家庭作业作为课堂教学的自然延伸,有助于帮助孩子对在学校学习的新知识进行巩固复习和消化吸收。课后作业的设计和布置作为语文教学环节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对教师课堂教学内容的巩固,是学生自我查漏补缺的手段,也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堂知识,并将课堂知识逐步内化的“法宝”。文献综述
所以,识字作业也是识字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识字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不仅是学生巩固新知、熟练技能的重要途径,还是教师检验课堂教学效果、改进课堂教学策略和掌握学生学情的重要手段。识字作业的有效与否直接关乎识字教学质量。有效的识字作业,能大大提高学生识字的兴趣和准确度,减少错别字出现的频率。
因而关注小学语文识字作业设计是否有效,进而优化小学语文识字作业设计,提高作业布置的有效性,就成了重中之重。
2。 实践意义
近几年来,我国在识字教学方面取得了较大的成就,但是在识字作业有效性设计方面的研究还是处在较为空白的阶段。小学生的错别字现象不仅出现在低段,有些学生到了中段,在作业和作文中出现错别字的概率还是很高。
但是进入中段之后,教师将教学重点更多地放在阅读和写作能力的培养上,在识字写字教学时间的分配上相较于低年级大大减少,这就使得教师在课后的作业设计上要花更多功夫,更注重识字作业设计的有效性。
因而,笔者将对在实习期间收集到的小学中段学生的错别字进行分析,从杭州市J小学中段学生错别字现象的调查研究入手,反思当前小学中段作业设计方式和评价反馈方式,指出设计不足,提出改进建议,为减少小学生错别字现象,提高中段小学生的书写和文字表达能力作出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