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自制每日观察日记和目标行为观察记录表(见附录5)
自制每日观察日记包括日期,试验阶段等等。用来记录研究对象出现目标行为的情况和每次实验结束后的吃零食时间状况。
目标行为观察记录表是用来记录个案的行为发生情况的。观察时段为30分钟,其中《见面打招呼》、《拍手游戏》、《库乞乞》各占6分钟,这三个环节时间内使用事件记录法记录出现主动性语言的次数,再计算总次数。《小星星》和《拍手唱歌笑呵呵》各占6分钟,将这6分钟分为6秒钟一个短小时段,共60个短小时段。在6分钟观察时间里如果研究对象在6秒钟内只要目标行为目光注视出现,就记录一次,标上“Y”,若没有出现,标上“F”。观察结束后最后算出60个短小时段中标有“Y”短小时段的数量,然后将这个数量除以60,从而算出目光注视出现的概率。《库乞乞》占6分钟,在这个环节时间内使用事件记录法记录出现参与游戏的次数。
2。2。4实验工具
(1)奥尔夫音乐音频(见附录6)
共有5个音频,分别为《小星星》、《拍手唱歌笑呵呵》、《见面打招呼》、《拍手游戏》和《库乞乞》。
2。2。5研究程序文献综述
本研究使用单被试倒返实验设计,即A-B-A设计法,分为三个阶段:基线期(A)、干预期(B)和追踪期(A)
基线期(A):个案A、个案B分别在训练开始前1个星期、2个星期,经过研究对象家长的同意并通过问卷和访谈得到研究对象的基本资料,并采用《孤独症沟通与社会交往发展评估表》对研究对象进行评估,评定分数。研究者对个案进行参与式观察,建立友好关系并录像。然后根据研究者的观察针对研究个案的行为表现、同伴交往能力缺陷并结合研究对象的基本情况确定目标行为,并设计奥尔夫音乐治疗的活动方案,为提高研究对象的同伴交往行为训练做好准备。
干预期(B):这是研究者运用奥尔夫音乐治疗对研究对象进行干预的时期,也是本研究的核心时期。该时期每天对研究对象进行训练,对个案A干预共持续14天,即2星期,每次训练时间持续30分钟,共训练了420小时。对个案B干预共持续42天,即,每次训练时间持续30分钟,共训练了1260小时。每次训练结束后,研究者和研究对象进行5分钟的品尝零食的相处时间。对研究对象的每一次训练以及训练结束后的相处时间进行观察记录、摄像、分析,对研究对象家长进行访谈,了解研究对象在家的表现情况。
追踪期(C):个案A、个案B分别在训练结束后的1个星期、2个星期里,对研究对象撤销训练,不进行任何训练。但持续对研究对象的目标行为进行每日的观察记录、摄像、分析,以及与研究对象的家长进行访谈,了解研究对象在家的表现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