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外建构游戏中,幼儿根据自己想法,利用自己身边种类丰富的材料与周围的娃娃家 等区域联系进行角色扮演,这是综合建构的一种方式。笔者认为综合建构性主要体现在户 外建构区可以和娃娃家角色区、户外沙水区等区域设置在一起,既有一定的独立性,又可 以相互联系,从而对幼儿的游戏产生积极有效的影响[2]。
3 中班幼儿户外建构游戏现状
3。1 中班建构区基本材料充足而辅助材料较少
建构区材料是幼儿游戏的物质基础,准备充足适宜的材料是幼儿进行游戏的必要前 提。幼儿园为中班幼儿提供了色彩缤纷、种类丰富、大小各异的基础材料,色彩主要以颜 色鲜艳为主,吸引幼儿的目光;种类大多是积木、彩塑积塑等,积木主要包括实心砖、空 心砖、工字砖和万能结;尺寸以中型为主,辅以其他大小不一的材料,供中班幼儿在建构 游戏中进行选择。幼儿园为中班幼儿投放了数量众多基础材料,但是辅助材料较少,很多 幼儿因为没有合适的材料而影响建构。
建构区辅助材料是指除各种积木以外的,能够促进建构区内容丰满和情节拓展,能为 幼儿所接受、促进幼儿进行操作的一切辅助性材料,主要来源于生活和自然[3]。中班辅助 材料主要是生活中的废弃物品,如废旧纸箱、牙膏盒、易拉罐等,以及大自然赋予的沙子、 大小不一的石头等材料。幼儿园对中班辅助材料的投放主要是快递盒之类的固定形态的材 料,数量少且实用性不高,幼儿很少使用就失去了投放辅助材料的意义。幼儿园只有少量 且没有加工的辅助材料,中班幼儿在建构中只能反复使用基础材料,幼儿的建构积极性难 以提高,建构成果创新性难以凸显。
3。2 中班幼儿游戏过程缺乏有序性
幼儿在户外活动时处于兴奋状态,容易把纪律抛之脑后。俗语说“不以规矩,不能成 方圆”,喜爱玩耍是幼儿的天性,但没有规则意识的游戏是毫无意义的。中班幼儿在集体 中行为的有意性增加了,相比小班幼儿规则意识已经萌芽,但人数一多,幼儿就会暂时性 遗忘游戏常规。在建构游戏中幼儿间的积木争抢也很容易发生。在此情况下,简单的规则 意识没有作用,老师难以把握整个班级的纪律。中班幼儿在到达游戏场地时,容易失控,
不听从老师的安排,随意性很强;游戏过程中吵闹,争抢积木的情况时有发生,小部分幼 儿擅自更改游戏地点;建构游戏结束的时候,在老师发出玩具宝宝回家的口令后,依然在 玩,边玩边整理浪费时间导致效率低下。
3。3 中班幼儿自娱自乐现象的存在影响其游戏效果文献综述
中班幼儿在活动中逐渐学会交往,与同伴分享快乐。建构游戏能促进幼儿合作能力的 提升,但是具体游戏过程中,幼儿的合作意识并没有很突出,自娱自乐现象普遍存在。《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对于 4~5 岁幼儿的社会目标之一就是会运用介绍自己、交换玩具 等简单技巧加入同伴游戏[4]。中班户外建构游戏通常以小组形式进行,一个小组的成员应 该提前商量、计划,进行分工合作。但在游戏过程中幼儿还是按照几个好朋友或者是独自 进行游戏,合作游戏进行较少。中班幼儿因为建构技巧的增多去建构难度更大的作品,但 由于能力、时间的有限,幼儿无法独自完成作品。中班户外建构游戏在很大程度上是让幼 儿增强合作意识,避免中班幼儿存在自娱自乐的现象。中班幼儿自娱自乐现象存在,让幼 儿在游戏过程中出现问题也无人商量,建构成果也不令人满意。长此以往,幼儿建构技巧 和人际交往能力都很难得到提高,游戏效果差强人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