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了大量有关大学生攻击行为相关文献之后发现,目前对大学生攻击行为的研究主要围绕攻击行为的原因以及影响因素两个方面进行,但是对攻击行为背后的动机进行研究的文献是少之又少,而要想要深入了解攻击行为,减少大学生的攻击行为,就必须对攻击行为背后的攻击进行分析研究。因此,本研究利用攻击性量表和攻击行为的动机量表的方式,探索大学生攻击行为的特点、差异,分析攻击行为的动机。通过这种研究,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维护校园的安宁,保障社会的和谐。
2研究方法
2。1研究对象
本次研究采用随机取样的方法,向淮阴师范学院学生发放问卷115份,收回有效问卷100份,有效率为86。96%。本次调查中,男生42名,女生58名;文科生47名,理科生53名;独生子女61名,非独生子女39名,平均年龄为22岁。表1是被试分布具体情况。
表1被试基本情况
变量 分类 人数 百分比(%) 总计
性别 男女 42
58 4258 100
学科性质 文科理科 47
53 4753 100独生 61 61
独生与否 100
非独生 39 39
2。2研究工具
2。2。1攻击性量表[5]
调查工具为攻击性量表。问卷是由Buss和Perry编写,共有29个条目,4个分量表。4个分量表分别是躯体攻击、言语攻击、愤怒攻击、敌意攻击。量表采用五级评分,1表示非常不符合,5表示非常符合。四个分量表相加总分为攻击总分。分数越低,攻击性越弱;分数越高,攻击性越强。在保证知情同意的前提下,采用集体自填式调查法进行问卷调查。
2。2。2攻击行为的动机量表
攻击行为的动机量表是自编量表,该量表具有5个简单条目,均采用封闭式回答方式。
该量表用以确定大学生攻击行为的动机,仅用于本次研究。
2。3统计处理
利用SPSS16。0录入数据,并且使用独立样本t检验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
3研究结果论文网
3。1大学生攻击行为的性别差异
不同性别大学生在攻击性行为上存在差异。表2显示男大学生的攻击性水平高于女大学生的攻击性水平,尤其是在躯体攻击和攻击总分上。结果显示,男生在躯体攻击上得分为22。55±5。07,女生则为19。08±4。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42,p<0。05);男生的攻击总分为66。88±5。63,女生的攻击总分为62。53±4。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2。47,p<0。05)。
表2 不同性别大学生攻击性得分比较
项目 男 女 t p
躯体攻击 22。55±5。07 19。08±4。23 3。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