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废旧材料利用在幼儿园区域游戏中的价值体现来自优O尔P论R文T网WWw.YoueRw.com 加QQ7520`18766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上明确指出了利用废旧材料开展活动的必要性:指导幼儿利用身边的物品或废旧材料制作玩具、手工艺品等来美化自己的生活或开展其他活动 [1]。这为教师充分利用废旧材料开展幼儿园教育活动提供了最直接的理论依据。而区域游戏作为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的延伸,已经成为幼儿园教育活动环节中促进幼儿学习和个性和谐发展的有效途径。在区域游戏中,幼儿可以自由、自主地选择游戏材料和游戏同伴,充分体验和探索游戏材料,并运用在集体活动中获得的抽象知识和概念解决游戏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大大地发挥了幼儿的自主性和主体性。在这个过程中,操作材料无疑是幼儿开展区域游戏的重要支柱。因此,区域游戏中废旧材料的内容和形式越丰富,越有利于幼儿在教育影响下实现身心全方面的健康和谐发展。
2。1 对废旧材料的再利用增强了幼儿区域游戏的环保意识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上关于科学领域方面的一点教育目标是:爱护动植物,关心周围环境,亲近大自然,珍惜自然资源,有初步的环保意识[2] 。教师在创设区域游戏的过程中,投放了各种各样的废旧材料,幼儿在与废旧材料的互动中,渐渐地了解到哪些废旧材料是可以再利用的,进而萌发了初步的环保意识,这种环保意识会诱发幼儿在生活中随时随地利用废旧材料开展游戏的行为,从而提高幼儿“变废为宝”的能力。例如一名大班的幼儿悦悦在早上入园时主动带来了家里不穿的旧衣服,想把材料投放到美工区,作为服装设计的原材料,教师及时表扬了她。事实证明,这次的经验提高了悦悦的废物利用能力和环保意识,事后,悦悦小朋友经常把家里的废旧材料带到幼儿园,还会跟其他的小朋友说:“你们家里有不穿的衣服吗?可以带到区域里和好朋友一起分享着玩哦”。在这个过程中,幼儿出现了教师期望的行为后,由于得到了教师的及时表扬,所以这一行为得以保留了下来,教师的及时强化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2。2 来源于生活的废旧材料促进了幼儿的社会性模仿论文网
弗洛伊德的“补偿说”认为,游戏能象征地实现现实中不能实现的愿望,儿童试图在游戏中寻找这种愿望的满足,在游戏中他们尽情地发挥想象,模仿大人的各种行为举止,扮演各种向往的角色,从而使现实中得不到满足的愿望在游戏中得到补偿。而在区域游戏中,幼儿的操作材料如果能在最大程度上还原成人世界的真实活动情况,游戏对幼儿的吸引力将会大大地增加,在这个过程中幼儿得到的情绪情感体验,和在玩具制造商制造的玩具世界中所得到的体验相比,更具有不可比拟的优越性,这是由幼儿游戏的本质特征决定的,也符合《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的:提供画笔、剪刀、纸张、泥团等工具和材料,或充分各种自然、废旧材料和儿的游戏和各种探索活动,有利于幼儿与周围环境之间积极的相互作用 [3]。
2。3 废旧材料的低结构性有利于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心理学的知识表明,操作法是最适合幼儿认知特点的学习方法,指教师提供给幼儿合适的材料、教具、环境,让儿童能够在自己的摆弄、实践过程中进行探索,获得数学感性经验和逻辑知识。幼儿园的玩具材料来源一般有购买和自制这两种途径。而幼儿园统一购买的材料虽然价格昂贵、造型精美,但也存在着先天的弊端。一是成本高,消耗快;二是玩法固定,形式单一。因此,寻找和投放低成本、易收集、灵活性材料是活动区发展的必然趋势[4]。而相对于幼儿园购买的现成材料而言,废旧材料来源于生活,基本上属于半成品材料,所以结构化程度较低。在收集材料的过程中,幼儿或是与家长一起,或是与教师和同伴一起,在分析、发现废旧材料的价值前提下,通过运用各种感官亲身探究、创造,不仅获得了直观感性的操作经验,又发展了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