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学困生”的概念界定
“学困生”,顾名思义,即指在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也叫学习困难学生。
以本人在附小实习期间的学生为例分析:顾某,男,五年级,好动,学习习惯差,学习成绩差,上课开小差,做小动作,影响他人学习,在教师的数次批评后,逐渐养成上课不听讲也不打扰他人的习惯。作业也不能及时完成。简直就是老师眼中的“差生”,家长眼中的“熊孩子”。该学生经常在语文课及数学课上画画,数次被老师抓到并被当众批评,但事后并未改正。我发现该生十分热爱绘画,且具有一定的绘画天赋、绘画作品也相当不错。我曾问他有没有参加绘画兴趣班。他表明他父母并不喜欢他画画,认为画画是不务正业,觉得学习才是唯一的出路。他表示对父母的做法很是反感。对于考试和分数总是保持着无所谓的态度,并总是认为自己处处不如人。
“学困生”不同于“后进生”、“差生”,“学困生”只是针对学习,而“差生”、 “后进生”则指各方面的综合因素的表现。我们通常是把“学困生”看成是在非智力因素下,基于他们的学习基础薄弱,并且存在着一些不良的学习诱因,如对学习没兴趣、学习积极性低等从而导致学习中出现了障碍和困难,学习成绩比较差(期末考试评价在 74。5 分以下)的学生。[1]
小学“学困生”的具体表现为:文献综述
在实习期间,我经常听见一些所谓的“学困生”对自己的消极的否定,认为自己处处不如别人。难道他们的智力真的都不如别人吗?其实不然,学习困难学生是指由于非智力因素所导致的学习成绩长期而稳定的达不到国家规定的课程标准要求的学生。[2] 他们的学习成绩只是暂时落后,各科学习成绩不高,不能达到老师家长所期望的地步。但是根据加德纳多元智能理论,“学困生”在其他的领域也能有其独创性与发展性。可以通过有效的教育对策、心理疏导和医疗手段来补救。经过观察,这些学习困难学生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1课堂方面
“学困生”的表现也不尽相同。上述例子中的顾某上课时不积极、不主动,课堂上不是画画就是玩小玩具,感觉像个透明人一般安安静静,对于课堂上的各种学习活动毫无反应,没有该年龄段学生应有的激情与活力。而有些”学困生”则不善于联结前后知识,缺乏联想,答题牛头不对马嘴;还有一些“学困生”注意力不能集中、课堂学习不能专心甚至有些学生还会打盹、说闹,影响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