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教学技能。1994年国家教师委师范司颁布的《高等师范学校学生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大纲(试行)》中明确提出,教师要具备普通话和口语表达技能、书写规范汉字和书面表达技能、教学工作技能以及班主任工作技能这四大方面。其中教学工作技能主要包括教学设计、使用多媒体、课堂教学、组织和指导课外活动、教学研究五个部分。论文网
当下社会,教师仅仅具备以上的基本技能已经无法满足新课改革的需要,不能很好的适应目前的中学教学现状。我认为除以上的基本技能之外,教师还应该具备以下能力:第一,良好的应变能力,这主要通过教育机智体现出来。第二,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是教师整合知识点、内化教材,将“教教材”转化为“用教材教”的根本保障。第三,妥善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主要包括师生关系、同事关系以及与领导的关系。第四,一定的科研能力。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以及教学与课程关系来看,新课程倡导的教师角色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是课程开发的设计者。因此,教师必须要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才能更好的扮演这两种角色。
(二)过程与方法
目前我国大力推广“素质教育”这一教育理念,该理念不仅仅要求学生要掌握知识、提高能力,同时也要形成良好的道德认知,正确的道德情感,坚定的道德意志,习惯化的道德行为。而适当的教学方法的选择是实现素质教育的根本途径。因此,教师要结合教育目的和任务要求、课程性质和特点、每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教学时间、设备、条件等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当前国内教学方法变革中最具代表性的有上海特级教师倪谷音首先倡导的愉快教学法、江苏省特级教师李吉林首创的情境教学法、江苏省常州特级教师邱学华首创的尝试教学法、以刘京海为首的一批教改研究者首先提出的成功教学法。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北京师范大学的林崇德教授认为,所谓“教师专业素质,就是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决定其教育教学效果,对学生身心发展有直接而显著影响的思想和心理品质的总和”。[1]由此可以看出,教师专业素质首先表现为良好的思想道德素养和健康的心理品质。
通常情况下我们认为教师的职业态度有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把职业当成一种谋生手段,这个层次不能用觉悟来衡量;第二个层次:把职业当成一种追求,因为热爱教师这个职业,所以热爱这个职业里边的所有东西,特别是爱学生,把当一名优秀教师作为生活中的一种向往和追求;第三个层次:是职业的最高境界,把当“人师”当作人生的价值去体现。当下社会,许多人仅仅将教师视为一种职业,一种谋生的手段,这显然不符合社会对教师的需求。素质教育的开展离不开教师积极的职业态度,即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对学生的关爱以及严谨的治学态度。因此,教师在从事教育工作的过程中在职业态度方面至少要达到第二层次,在对待教育事业上要做到敬业、勤业、乐业;在对待学生上要做到尊重、理解、关爱;在对待所教学科上要做到好学、严谨、创新。文献综述
总而言之,现代社会对教师在思想道德素养、科学文化素养、教育教学技等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
三、现有人才培养方案人才培养规格与人才需求的脱节
主义的辩证否定观告诉我们:任何事物的内部都包含着肯定方面和否定方面,它们既互相依存又互相斗争。辩证否定的实质就是“扬弃”:既不是简单地肯定一切,也不是简单地否定一切,而是既肯定又否定,既克服又保留,克服的是旧事物中过时的消极的内容,保留的是旧事物中积极合理的因素。就人才培养方案而言,我们在看到其合理的一面的同时也必须正视现行人才培养方案与社会需求、中学教学之间存在的问题与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