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发展学生的发散思维
当老师设想课堂提问时,教师就要站在学生的立场,就同一问题准备多种不同的答案及应对措施。在教师提出问题后,需要积极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对问题进行分析、思考。这就要求教师提出的问题必须值得学生思考和研究。当学生的回答与教师的设想有差别时,为了保护学生积极性,教师作出的评价要使学生保持对问题的兴趣,引导学生作多种思考,可以活跃学生的思维,使学生产生多向联想。同时通过对发散出来的想法的分析、比较、综合,又可实现思维的优化,求得思维上的共鸣。
2.3鼓励学生的直觉思维,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教学中常会碰到这样的问题:教师的问题一提出,就有学生脱口而出,对于这种现象,教师要给予足够的重视,要认识这是直觉思维作用的结果,不论其错对都要有所评价,不能对学生进行责难或讽刺,因为这样无疑会大大挫伤学生的积极性和自尊心;同时教师也要问几个为什么,因为很多时候学生本人也很难对自己的直觉做出解释。教师应承认直觉思维的存在并要认识到它在创造活动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在直觉思维的背后,是学生对知识的熟练掌握,很难想象,没有扎实的基础而能对问题进行大胆猜想。
3 如何有效提问源:自;优尔'-论.文,网·www.youerw.com/
有效设计问题首先要从语言表达的形式上就要仔细斟酌。联想到平时的美术教学实践,我总结了有效设计问题还必须注意的以下几个方面:
3.1面向全体,注重个体
3.1.1面向全体学生
“面向全体学生”是《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设定的核心理念。这是由基础教育的本质所决定的。它表明,学校美术教育是一种面向大众的国民文化教育,而非专业的技术教育。在美术课堂中,教师要照顾到每一个学生.因为学生之间存在差异性,所以老师所设置的问题一定得有“广泛性”和“大众性”。并且在课堂上要给每个学生同等的机会回答问题,提出问题,不得对学生有偏见行为。所以在上新课时,导入教学时老师得花心思动脑筋设置环节,让孩子们投入进来。在课堂上要注意的问题的设置抛出后,是能引起全班同学思考后得到回应。
3.1.2注重个体差异
教师在上课时,课堂提问要从实际出发,符合学生个体差异,避免学生产生过饱或饥饿的现象。对于水平不错的学生,可以提高些要求来促进其积极思考,开发他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对于基础薄弱的同学,相对的提些简单的问题,给他们展示的机会,适当表扬鼓励以增加他的自信心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动机;对于不爱学画的同学,分析原因,进行有针对性辅导,老师要把爱洒向每一位学生,要向每一位学生传授美术技能,陶冶学生美术情操,促进小学美术教学公平。
例如: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三年级下册第四课《我设计的服饰》教学中,在学生实践部分,由于班级中男生较多,所以在画的题材上男生不愿意画课本中设计的裙子,袍子等,所以思维局限住了,他们不知道画什么,也有些失去了兴趣开始玩起来了。所以我运用“除了我们现在身上穿的衣服,想一想还有其他的哪些衣服?”“不同的职业有不同的衣服,我们作为学生有校服,你们还知道哪些职业?他们的职业装是什么样子的?”“不同的民族的民族有不同的代表服饰,你知道哪些名族的服饰么?”等教学对话来引导他们,打开所有学生的思维,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就像下面的三幅学生作品,图1是男生设计的盔甲,女生的作品(图2、图3)则是偏重设计裙子和鲜艳的少数民族服装。所以,我认为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设计的问题要照顾到学生个体差异性,这样才能做到教学面向全体学生,使全体学生参与进教学活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