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目前小学语文作业存在的问题论文网
2。1 作业量过多
根据国家教育部《关于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十项规定》,小学中低年级学生作业完成时间要少于45分钟,小学高年级学生作业完成时间要少于1小时。但是实际情况并非如此,据了解中低年级的学生每日完成书面作业要用近1小时,而高年级学生则要使用1个小时以上的时间,甚至更多,这将严重影响学生睡眠时间。许多的语文作业题目难度性特别大,而且答案也比较单一,缺乏开放性,让人摸不着头脑。这样的作业会导致三个弊端:第一,会让学生们深陷题海之中,很难实现作业的价值。第二,会让学生产生厌倦情绪。第三,家长为了让疲惫不堪的孩子得到正常的休息,竟主动代替孩子完成剩下的作业,这必定会增长孩子的惰性,让孩子学会了如何去应付欺瞒老师而不是保质保量的完成作业。除此之外,教师的精力是有限的,如此多的作业教师根本没有时间去一份一份详细地批改,也就无法正确的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
2。2 作业内容机械重复
语文教育大家刘国正先生分析语文教育的主要问题提到:“第一点把语文课变成了一项技术性的活动,脱离了学生现实生活。第二点教学模式僵化、单一、缺乏趣味性。第三点如山如海的作业,使学生望而生畏。”[1]事实也是,学生对语文失去兴趣,负担过重,教学效率低下,往往导致高分低能。许多作业依然停留在抄一抄、听一听的单纯以积累基础知识为目的的作业上,过分强调熟能生巧的机械记忆。学生在单位时间内练习的价值不高,整日处于相同或相似的题海中,学习热情逐渐钝化。
2。3 作业形式单调陈旧
语文作业的形式多种多样,它可以是一份手抄报,也可以是讲一个小故事,更可以是一次名胜古迹的探索。但是旧模式下的语文作业常常以书面文字的形式呈现,只需同学们笔头完成。如此单调的形式,同学们常常会因此失去学习兴趣,感到语文学习的乏味。
在学校,最为常见的就是每天布置的书面作业,而口头作业非常少,需要动手操作的那就更少了。书面作业的内容常常是需要学生去反复巩固的记忆性题目,而需要学生外出去探究实践的应用操作一类的作业则非常少见。以一年级为例每天基本常见的作业要求有:预习课文,拼读课后生字三遍,根据笔顺表自学田字格中生字笔顺,并书空两遍,书上描红一遍,朗读课文三遍。复习课文,默写划线词语错误的订正两遍,每个生字口头扩词两个以上,背诵课文。周末再来一张复习卷。像这样每天不断地重复着。如果当你问起学生今天的回家作业是什么时,他们便会不假思索地回应你,不又是抄写词语,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完成习字册。从学生对作业题型如此熟悉的回答中,可以反映出当今语文作业内容单调,形式单一的弊端。这些日复一日单调陈旧且有固定答案的作业正在一天天的蚕食着学生与生俱来的创造力与想象力,消退学生对语文的激情,而且学生从这些作业中也无法真正地获得一些学习语文的技能。
2。4 作业缺乏实践性和选择性
当前,小学语文作业的布置,基本都是统一内容,规定时间完成,学生缺乏自主选择性,忽视了学生个体的差异性。而且,语文作业常以书面作业为主,学生被框定在课本之内,缺乏自身的社会实践,导致学生的书本知识与其个人生活经验正在出现日益扩大的鸿沟。文献综述
一刀切的作业,缺乏层次的作业,固定的作业,使学生失去了选择的权利。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个体,都有他们不同的个性特点,自然对语文的理解不尽相同。而作业的布置却忽略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因为当前的作业布置缺乏选择性,要么布置了过于简单的作业,导致天赋较高,接受理解能力较强的学生得不到锻炼;要么布置了过于困难的作业,导致使那些本来底子就比较薄弱,基础不够扎实的学生得不到很好的进步与训练。所以这样的作业势必让每个学生都不能得到充分的发展。除此之外,还缺乏实践性的语文作业,无法使学生将课堂中所学到的内容运用到课外生活中去,继而从课堂延伸到课外的实践中去,使得学生在生活与课堂之间产生了断层,使得学生成为只会学习知识的机器,脱离了自身的运用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