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概念图策略学习的理论研究
2。1概念转变理论
概念转变被认为是科学教育中的核心问题,由于学习者所需学习的材料已经在大脑中存在着许多先前的概念,但这些概念有些是正确的,有些是错误的,有些是完整的,有些是零碎的,但是这些概念都对学习者产生着重大的影响。概念转变理论的产生就是试图解释和理解这些先前概念是如何转变为科学概念的理论。其研究学者认为,一个人先前的学习概念发生改变要顺应四个条件:一,对现有概念的不满;二,新概念的可理解性;三,新概念的合理性;四,新概念的有效性。个体需要看到新概念的表述是合理的,这需要新概念与个体原先所接收的其他概念、信念相一致,它们能够一起被整合[1]。就像先前的呼吸的概念,通常人们认为是在氧气的存在下,细胞摄取利用氧气分解有机物,然而随着生物研究的发展,这种观念是错误的,是亟待改变的,所以促进概念转变是提高生物课堂教学效率与质量的重要方法。而概念图策略的应用作为促进概念转变的一种方式以其直观易懂的特点发挥着不可小觑的作用。建构zhuyi学习理论也与概念转变理论有着一定的思想渊源。
2。2建构zhuyi理论论文网
建构zhuyi学习理论认为知识的学习过程是学生对知识进行建构的过程,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帮助者,学生则是学习的主体。这一学习理论符合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理念。有效教学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遵循客观教学规律,以较少的时间、精力、时间投入,尽可能取得最大的教学成果[2]。将建构zhuyi学习理论渗入到高中生物教堂教学中,则能更好的体现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同样,学生在对重要概念进行学习的过程中,不仅仅是对重要概念的识记,更需要理解概念间的内在逻辑。建构zhuyi知识观认为知识不是对外部客观世界的被动的反映,而是个人对知识的建构,每个主体都有巨大的知识能动性,所以每个学生在进行概念学习时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在不同的情景中都会获得一份独特的认识,去建构自己的概念框架,在慢慢的积累过程中,学生的概念学习能力将慢慢提高。概念教学就是创建有助于有意义建构的学习环境,这种学习环境能够提供适当的认知工具,蕴含着丰富的学习资源,并且能够鼓励学习者通过与环境的互动中去建构自己的概念框架[3]。建构zhuyi强调概念之间的联系,随着建构zhuyi理论在教学应用中更加广泛,概念图理论也普及到教学课堂中。
2。3 概念图策略理论
概念图是上世纪六十年代康奈尔大学的诺克尔(J。D。Novak)根据奥苏伯尔(David P。Ausubel)的有意义学习理论提出的一种教育学理论。所谓概念图,就是将某一主题的概念置于方框或圆圈之中,然后用连线将相关概念和命题连接起来,在连线上标明概念之间的意义和关系。连接之间可以无方向,也可以单方向或者双方向,概念之间形成命题的关系可以用“包括”、“构成”、“表示”等。在一般情况下,将最一般、最概括的概念置于概念图的最上层,丛书的概念则安排在下面[4]。一个概念图一般包括概念、层次和分支、概念健的连接语和连接线、例子几部分。在大概了解到概念图的构成之后,我们应当熟悉概念图的一般绘制过程。文献综述
2。4 概念图的绘制方式
2。4。1 选择知识领域
选择一个你相对熟悉的知识领域。想要学习概念图的绘制,首先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从学生所熟悉的知识领域出发,这样所呈现的背景知识将有利于概念图的层级结构的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