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研究背景和理论依据
情境导入就是通过创设真实或者虚拟的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短时间内进入到学习状态,为高效地理课堂奠定基础[2]。整个过程如图所示:
2。1 研究背景
利用情境来教学的方法在古代就已经存在了。我国古代的孟母三迁,利用良好的环境教子的故事,就是一个典型的情境教学的范例。在国外也有些教育家如苏霍姆林斯基、卢梭、苏格拉底、杜威等,也都曾推崇和实践过这一教学法。
就当代的教学流派而言,在情境教育方面,较为突出的有李吉林,她将情境教学渗入到语文教学中,提倡教学情境要和生活相结合。她所发表的《情境教学理论和实践》、《情境教学详案精选》等对设计地理情境导入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借鉴条件。在《中学地理教学参考》等文章中关于“情境”出现的文章也较多,很多地理教师在实际教学中也认识到了情境教学的重要性。虽然将情境融入课堂中的研究固然重要,但是如何使用情境导入法和在实际教学中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也是值得关注的,所以选择这方面作为研究重点。
2。2 理论依据
2。2。1 建构zhuyi理论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提出:儿童是在和周围环境相互作用中,逐步构建有关外部世界的知识,来发展自身的认知结构,同时他也是最早提出建构zhuyi理论的人。建构zhuyi认为,学习是在一定情境下,结合他人帮助,在已有认知结构上通过建构来获得的[3]。建构zhuyi学习四大因素之一就是“情境”,所以建构主理论是情境教学的理论基础。文献综述
2。2。2 愤悱启发原理
在教育学方面,孔子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原理,让学生达到“愤”、“悱”状态,即想努力探索求解而未能解,或者理解原理却不能清晰的表达的状态,教师再引导、提点启发学生,教师所起作用为帮助学生思考。情境导入法也是依据这一原理,用情境来为学生提供想象空间,产生学习欲望,激发思考,化兴趣为动力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2。2。3 布鲁纳学习理论
布鲁纳认为学习包括三个过程,也就是新知识的获得、旧知识的改造以及检查知识是否恰当,且三种过程几乎同时发生[4]。其中新知识的获得,是一种积极主动的认知过程,此过程是以已有知识的基础和经验来建构知识体系。学生应是积极主动的探索学习,重视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索知识。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积极创设有利于学生思考探索的教学情境,将学生培养成学习的探索者。
3 情境导入法的作用
导入是课堂和教学设计的开端,导入环节虽然在整节课中所占的时间比例较小,但并不意味着导入不重要。相反,一个好的导入可以在开场时就牢牢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求知欲等,调动起课堂的活跃气氛,为整节课堂做好铺垫。地理课堂中的情境导入有以下几个功能。
3。1 增强学习兴趣,激发求知欲
在地理课堂中播放与生活相贴近的,或有趣多彩的图片、相关视频或者音乐等,为课堂添上一分轻松多姿的色彩,让学生意识到地理课堂是充满生机的,不是沉闷的。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带着兴趣求学的同时会增强学习的主动性,做到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
3。2 集中注意力,明确学习任务
良好的情境导入能在课堂的开端牢牢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积极思考,主动求学。有助于营造轻松和谐的氛围,拉近师生关系,也拉近学生与课堂的距离[5]。在这时,教师将这节课所要学习的内容要求等让学生有个大致了解,明确学习任务,为学生呈现教学目标。来-自~优+尔=论.文,网www.youerw.com +QQ7520187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