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体而言,本文希望解决的几个关键问题如下:论文网
1、生育是否会导致女性的工资率降低?
2、生育对女性工资率的影响是否会因为生育年龄的不同而有所改变?
3、相比于个体经营者,工薪阶层职业女性是否受到更严重的生育代价?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国内研究现状
2。1。1对于“生育代价”的研究
2。1。2劳动力市场隔离的实证研究
国内学者在性别收入不平等研究中也越来越关注职业性别隔离的重要性。蔡禾、吴小平研究发现,从改革开放初期到20世纪末,性别差异扩大,存在性别隔离的职业类别增加,存在性别隔离的职业类别增多,对女性隔离的职2。2国外研究现状
2。2。1生育对女性劳动力市场影响研究
2。2。2生育对女性工资收入影响研究
2。2。3从家庭的角度考虑生育女职场女性影响
第三章 数据来源和研究方法
3。1研究方法
3。1。1性别收入差异
使用Mincer的工资回归方程:
其中ω代表工资率,Dt为性别哑变量,EDt为教育年限,EDtD是性别哑变量和教育的交叉向。β1是考虑了不同性别教育回报率差异后的性别工资工资差异,β3是不同性别的教育回报率差异。在该方程中反映性别差异的变量为性别哑变量,即将男性定义为1,女性定义为0,如果性别系数显著大于0则说明,当控制其他因素时,男性劳动力的工资显著高于女性。
3。1。2生育对我国女性工资率的影响
本文使用个体固定效应回归模型作为主要方法来分析生育对我国女性工资率的影响。使用固定效应模型可以控制被调查者难以测量的个体特征,如人生规划、偏好、智力等。这些因素既受到工资的影响,也会进一步影响被调查者的生育决策,因此如果不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控制,随机效应估计出来的结果会有偏误。本文以第一胎子女的性别作为工具变量,以解决子女数量的内生问题。具体的模型设定如下:
(1) 在模型(1)中主要包含了五类变量,生育、教育、工作和家务工作、睡眠时间因素, 是误差项。 是截距项, 代表了生育对女性的影响, 教育、工作、家务和睡眠时间因素对女性工资率的影响。
(2) 在模型(2)为一阶段回归, 是随机误差项。主要包含了生育、人力资本、工作因素和家庭因素和睡眠因素等五类变量。 为工具变量,即第一胎子女的性别,若为男性赋值为1,若为女性赋值为2。 是截距项, 代表了生育对女性的影响, 教育、工作和家务劳动、睡眠时间因素对女性工资率的影响。
3。2 变量
1.工资率:即小时工资,计算方法是以被调查者月工资除以每月工作时间所获得的,在分析中使用的是小时工资的对数。所有工资已经按照2011年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进行了调整。
2.生育子女个数:是本研究最关键的解释变量,通过CHNS对女性生育史的调查数据得到该变量。考虑到《中国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对于未婚生育的子女要缴纳社会抚养费,将未婚生育的女性所生育的子女数赋值为0。文献综述
3.婚姻状况:将被调查者的婚姻状况划分未婚、已婚、离异这三个状态进行讨论。
4.生育状况:本研究将生育子女个数构造一个分类变量,分为未生育、生育一个子女、生育连个子女、生育三个子女及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