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的数据主要来自于以下几点:①2000-2014年的煤、石油、天然气等碳排放能源消费量、人口总量、地区能源消费总量、地区生产总值等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和《中国能源统计年鉴》;②GDP按2000年的数据进行换算;③本文以国家信息中心出版的《中国区域间投入产出表》将全国划分为三大区域(东部地区:北京、天津、河北、辽宁、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海南共11个省、市;中部地区:山西、吉林、黑龙江、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共八个省;西部地区:四川、重庆、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广西、内蒙古共12个省、市、自治区),西藏、香港、澳门和台湾由于部分数据缺失,暂不列入 计算范围。

3.2  LMDI方法

LMDI (Logarithmic Mean Divisia Index)方法目前已被广泛用于能源效应和环境影 响分解,该方法具有技术成熟、形式多样、计算方便、分解无残差等优点,已被广泛 应用于CO2排放及其效应的分解。

本文使用该方法并认为:①人口数量和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对大气CO2浓度升高有重要的影响和作用,即人口与碳排放量之间具有正相关,将之视为人口规模效应;②人均GDP的提高将增加居民的边际消费倾向,将增加耗电、耗油等产品的使用,但是当人均GDP 提高到一定的程度以后,居民环保意识增强,更易接受减排政策,将之视为经济发展效应;③能源消费强度的大小既能反映宏观经济运行状况,又能反映技术进步,宏观经济运行状况不理想或科学技术水平的进步都会导致碳排放量的减少,将之视为能源强度效应;④能源结构强度可以有效衡量能源结构的多元化,将之视为能源结构效应。因此,对CO2排放量进行了如下的分解(此等式为模型分解,并非是公式):来!自~优尔论-文|网www.youerw.com

C = P ×(Y/P)×(E/Y )×(C/E) (1)

式中:C为二氧化碳排放量, P为人口总数,Y 为地区国内生产总值, E 为地区能源消 费总量,Y   P 为人均GDP,E/Y 为能源消费强度,C/E 为能源结构强度。

进而记从第0 年到第t 年的CO2排放量的变化量为 C, 总人口变化量记为 CP, 人 均GDP 变化量记为 CPG, 能源消费强度记为 CI , 能源结构强度记为 CS , 采用LMDI模型可以得到:

 , , , , 

式中:PG 为人均GDP,I 为能源消费强度,S 为能源结构强度。

4  三大区域碳排放及其主要特点

依据统计数据以及LMDI分解原理,以2000-2014共15个年份为纵轴,以三大区域各自的七大指标为横轴(如表1),对中国碳排放相关因子进行分析

上一篇:江苏省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分析
下一篇:淮安市农村信贷与保险配合机制研究

电子媒介影响下的会展传播效果影响因素研究

人民币区域化背景下人民...

基于CreditMetrics模型的商业...

共享经济在国内的发展现...

浙江省蔬菜价格波动的影响因素研究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的老年人理财问题的研究

可持续发展视角下的会展...

互联网教育”变革路径研究进展【7972字】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运动疗...

LiMn1-xFexPO4正极材料合成及充放电性能研究

安康汉江网讯

我国风险投资的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

新課改下小學语文洧效阅...

ASP.net+sqlserver企业设备管理系统设计与开发

麦秸秆还田和沼液灌溉对...

张洁小说《无字》中的女性意识

网络语言“XX体”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