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 仿真研究小结 21
6.3 仿真与现实的对照 21
6.4 仿真研究对现实的意义 22
7 结论与展望 23
致谢 24
参考文献 25
1 概述
1.1 研究背景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以及移动互联网的蓬勃发展,新媒体的技术支撑体系的成熟,互联网和移动网络已然成为一种新兴的重要的舆论传播工具,使用互联网和移动网络获取信息、传递信息成为人们信息沟通的重要方式,相应的代表当今社会民情民意的网络舆情借助于互联网和移动网络的特性,在舆情传播领域的地位越发突显,有着传统舆情传播所无法比拟的优越性,同时,也正是由于互联网和移动网络的特性导致了网络舆情的传播越发难以控制,网民特征以及网络舆情特征的多样性决定了研究网民舆情特征对于研究网络舆情传播的重要性。
网民的主观效用是网民的重要心理因素,是网民在舆情传播过程中舆情演变的情感主观判断,是研究网民意见传播的重要角度;而基于Agent理论的BDI模型通过对Agent的信念、愿望和意图进行描述,是研究网民群体情感主观效用的有效方式。
1.2 研究现状
1.3 研究意义
基于此,本文主要从BDI模型研究了网民群体情感主观效应及其对网络意见传播与舆情演化的影响,并着重基于Netlogo软件对基于BDI模型的网民群体情感主观效应进行了计算机仿真研究。本研究从舆情传播的影响因子角度揭示网络意见传播及舆情演化规律,可为互联网、移动网络环境下的舆情监控和管理提供有意义的参考。
2 网络舆情演化与网民群体的基本特征
2.1 网络舆情
网络舆情[3]实质上是社会舆情在互联网空间的映射,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围绕社会性事件的产生、发展和变化,人们通过互联网络对社会中发生的各种现象、问题所表达的观点和信念、态度意见和情绪等等表现的总和。简单来说,网络舆情就是通过互联网络表达和传播的各种不同情绪、态度和意见交错的总和。
2.1.1 网络舆情的特点论文网
互联网的开放性、虚拟性及其传播方式的特征决定了网络舆情具有以下特点:
1) 舆论来源的广泛性和匿名性
舆论的来源可以是一则新闻,一篇博文,一条微博,一个人,有时候甚至仅仅只是一个词语就能够引发人们铺天盖地的讨论大潮,而由于互联网所具有的一些特性,只要能够连上互联网络,发言者就可以非实名进行登录并发表言论,同时,由于缺乏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有效监督,互联网自然成为一些网民发泄的空间。
2) 舆论传播(爆发)的快捷性与便捷性
网民可以通过PC终端,甚至是各种手持终端设备登录各种论坛,门户网站,新闻点评以及博客网站,就某件事直接发表自己的观点和见解,下情直接上达,民意表达畅通;而由于互联网传播的快捷性,且不受地理位置的限制,能很快的传遍世界的每一个角落,突破了传统媒体的局限性,让消息传播“飞起来”。
3) 网民群体的情绪化
网民在现实生活中可能遭遇到的挫折与不顺,或者是缺乏知识层面的积累,或者是生活阅历的不足,很容易造成网民对社会问题的主观片面认识,甚至是利用网络来宣泄自己在现实生活中的不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