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2。1 实验装置图
以电点火的形式点燃放置在燃烧室内的火药。火药点火燃烧后,压力迅速升高,在燃烧室内很快地产生大量的高温高压火药气体,该燃气可以通过连接处的喷嘴喷入观察室。由于紫铜膜片的存在,只有当燃烧室内的高压燃气达到一定气体压力后,才能冲破该膜片进入观察室内,有效地防止了液体倒流。高压单股热气流射入后,与液体工质相互作用,此时高速录像机就记录下观察室内射流与液体相互作用的扩展形态。
2。3 实验结果与分析
燃烧室采用的是三级阶梯渐扩结构,阶梯直径d依次是18mm,24mm和30mm,阶梯高度h依次是30mm,30mm和38mm。选用d=1。5mm的喷孔直径,入射压力选定p=20MPa,得到的实验扩展照片如图2。2所示。
t=0。5ms t=1。0ms t=1。5ms t=2。0ms t=2。5ms
图2。2 实验扩展过程照片
实验刚开始时(t=0。5ms),燃气射流喷入观察室,与液体工质相互作用,形成如照片中所示的泰勒空腔,可以看到,此时射流的外部轮廓还比较规则,不稳定效应还不明显。随着射流的向前发展,射流侧面轮廓已逐渐显示不稳定波动,但射流头部仍保持着较为完整的扇形。发展至t=1。5ms时,射流头部已跨越第一级台阶,并在台阶处有向侧面边界发展的趋势,即相比之前单纯的沿轴向发展,射流侧面有一小块凸起,这种趋势在t=2。0ms时,表现得更为明显。说明泰勒空腔在不断沿轴向向前发展的同时,在台阶处还加快了向径向的发展,并且由于这种径向的发展,扰动了射流的轴向发展,使得轴向扩展速度相对减小。在t=2。5ms时,也同样可以观察到类似现象,气体射流在到达第二级台阶时,也迅速向台阶径向扩展,以此充满射流观察室。
通过分析以上射流扩展形态的照片,可以发现,未到达台阶处的气体射流,轴向速度扩展较快,气体射流能很快地向前发展挤压液体,但径向扩展较慢,射流轮廓呈梭形。此时,气穴轮廓与观察室边界间隙较大,参与燃烧的液体药较多。但每到一级台阶时,射流总能很快地充满台阶处,径向速度显著提升,轴向速度相对而言则有所减弱。而Kelvin-Helmholtz不稳定效应正是由于空腔侧面气液两相的切向速度差引起的,气流轴向速度的相对减慢,相当于缩小了两相间的速度差距,弱化了这种不稳定效应,使得液体药的燃烧较为稳定一些。与此同时,气体射流迅速充满两侧边界,射流轮廓与边界的间隙处的液体药含量很少,在燃烧着的气液交界面上,无法有足够的液体能够补充进来,相当于有效的减缓了液体药的燃烧。不仅如此,燃烧减慢导致气体生成速率下降,没有更多的火药燃气及时的补充进入空腔,会弱化对周围液滴的卷吸作用,对空腔的轴向推动作用也会有所降低,进一步降低了Kelvin-Helmholtz不稳定效应,实现对不稳定燃烧的有效控制。文献综述
根据上述分析可以得知,射流的轴向扩展速度是个极为重要的观测指标,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出不稳定机制的作用效果,因此,获取实验的轴向扩展速度必不可少。考虑到射流扩展时间较短,为简化处理,采用平均速度表示。利用图像处理技术,得到各个时刻射流头部所运动的距离,其与射流发展时间的比值,即认为是该时刻的轴向速度。实验所得的轴向扩展速度如图2。3所示。
图2。3 实验轴向扩展速度图
从图2。3可以看出,当射流一开始射入液体中时,扩展速度是逐渐减小的,这是由于液体粘性的阻滞作用。而到t=1。5ms后,扩展速度反而有所回升,这时因为液体药燃烧生成的大量高压燃气补充进入空腔,使得其运动速度加快,同时,因为气体射流的进入,相当一部分液体已流出边界,对空腔的阻滞作用自然相应减少,这两者共同作用,使得射流的扩展速度呈现如图2。3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