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不利于成本核算,成本信息失真
对于那些款项还未支付但业务已经发生的费用项目,在收付实现制下不确认为当期费用,例如没有考虑一些长期资产的耗损以及应由本期负担却在以后年度偿还的贷款利息,这就使得政府成本核算不完整,各政府部门和行政单位提供公品和公共服务的成本耗费与效率水平不能如实的反映出来,造成政府公共服务的成本被低估的现象。一方面,收付实现制下一些跨期资本性支出在支付现金的当天进行费用核算,以后出现的一些服务年限信息在预算报表中不会出现,这将造成国有资产大规模数据信息不真实,难以进行对这些资产的管理和监管同时也不能预防会计人员对预算经费的挪用。另一方面,收付实现制不能充分反映政府公共服务的相关成本,这些成本信息会给最终的政府工作绩效考评带来偏差。由于存在跨期资产,收付实现制下确认的产品和服务成本在不同会计期间差异比较显著,在成本信息不真实的情况下,不仅会影响接受产品或服务的公众对政府的信任也不利于政府部门内部激励机制的合理建立和实行。
2.4 不能反映政府财政收支状况
收付实现制不能真实地反映当期财政收入和支出。收付实现制是以实际支付和收到的现金进行核算的,也就是说政府记账收支时间是现金实际收付的时间,这就造成了权利与义务发生的不同时。当政府有义务对该项支出进行承担时,在收付实现制下当期的支出却不能反映在财务报告中,对当期应当收到的现金,在收付实现制的核算下也不能反映在当期收入中,这就是说应付账款、应收账款并不能按照实际情况在会计报告表达出来。账面和实际产生了差异,这就降低了会计信息的可靠性,从而影响政府的各类决策。例如当期财政收入中包含了本不属于本期的国家财政收入,无意间就提升了当期的财政收入,提高了政绩。在收付实现制下,低估当期的财政支出后会使人误以为国家可供支配的财力资源还有很多,这将对国家各个年度的预算编制产生一定的影响,政府部门提供的公品和服务的成本信息也不能够真实的反映出来,对政府成本和费用核算也不准确。文献综述
2.5 不利于政府信息的披露和政府绩效考评
收付实现制下的报告使用者范围受到一定的限制,它仅适用于内部使用者,但是随着社会的进步,外部信息使用的人民群众逐渐增多,他们对于政府信息的需求越来越大,呼吁财政收支透明化的声音也越来越大,显然传统的收付实现制已经无法满足这些需求。在收付实现制下不能反映预算资金的使用情况,而且政府财务报告上没有提供关于当年政府绩效和各项活动的具体成本。因此,这种制度下的财务报告不能真实的反映政府财务状况和运营成果,从而降低了信息的透明度,它所反映的公共受托责任范围过窄,社会公众、立法机构等不能对该政府行为进行有效的监督和管理,影响公众对政府的信任。
3 政府会计引入权责发生制的必要性
3.1 国际环境变化要求引入权责发生制
自上世纪 80 年代起,一些西方主要发达国家随着新公共理论的兴起,在政府预算编制和会计核算中先后引入了权责发生制作为政府会计确认基础,越来越多的国家对其成果进行关注,并成为当今社会预算编制和会计核算的主要发展趋势。据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调查,已经有一半的OECD国家引入权责发生制作为政府会计核算的基础,剩余国家实行修正的权责发生制或在政府部门会计中引入权责发生制[3]。我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大国,作为世界上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经济体,必须先实现企业会计准则的国际化才能融入国际社会,将我国政府的会计核算制度与国际接轨,即引入权责发生制才是我国跨向国际化的重要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