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计算机论文
经济论文
生物论文
数学论文
物理论文
机械论文
新闻传播论文
音乐舞蹈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材料科学
英语论文
日语论文
化学论文
自动化
管理论文
艺术论文
会计论文
土木工程
电子通信
食品科学
教学论文
医学论文
体育论文
论文下载
研究现状
任务书
开题报告
外文文献翻译
文献综述
范文
稻纵卷叶螟为害下水稻分蘖期的光谱特征及生物量分析(2)
1.3.1 光谱数据分析方法5
1.3.2 生物量数据分析方法5
2 结果与分析6
2.1 不同受害程度下小区水稻冠层的光谱反射率6
2.2 相关性分析6
2.2.1 受害严重程度和反射率相关性分析6
2.2.2叶绿素含量(SPAD)和反射率相关性 7
2.2.3叶面积指数(LAI)和反射率相关性分析7
2.3 生物量分析8
3 讨论9
致谢10
参考
文献
11
稻纵卷叶螟为害下水稻分蘖期的光谱特征及生物量分析
引言
农作物病虫害在农业生产上是极其重要灾害,是限制农业产量高、品质优、效益高农业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在联合国粮农组织的统计中,世界粮食生产中的年损失14%是由虫害导致的,而因病害导致的年损失有10%。中国是世界上的少有的农业大国,每年因为病虫害而对农业是呢国产造成的损失与联合国粮农组织的统计大致相等[1]。稻纵卷叶螟( Cnaphalocrocis medinalis Guenee)属于迁飞性害虫,它主要为害水稻,分布在东南亚和东北亚等地区。危害水稻的害虫有很多,稻纵卷叶螟就是其中严重影响水稻生产的一种害虫。近年来,因为我国水稻栽培制度和抗药性等各方面影响的原因,稻纵卷叶螟在全国内发生量都比较重,有些地区基本上每年都会大规模爆发,这对我国水稻的生产造成了巨大的影响防止稻纵卷叶螟迫在眉睫。稻纵卷叶螟是昆虫纲,鳞翅目,螟蛾科的害虫,它是亚洲亚热带和热带主要的水稻害虫。稻纵卷叶螟取食水稻叶片的叶肉组织,叶片会卷叶和白叶,因而导致减产。每年田间第一代成虫常于四月中、下旬陆续出现,但全代数量较少。第二代是主发代,成虫一般出现于五月底或优尔月上旬,主要为害早稻。第三代成虫于优尔月底或七月初出现,主要为害烟后稻和单季稻。第四代主发代成虫于八月初出现,主要为害双季晚稻和杂交水稻。第五代成虫于八月下旬出现,主要为害中迟插晚稻田。成虫白天喜栖息于荫蔽而湿度大的环境,通常在茂密的稻田潜藏,也可在草丛及其它旱地田栖息,一遇惊动即飞起。成虫晚上活动,有趋光、趋绿、趋嫩、趋密和群集等习性。成虫羽化后的当晚很少产卵,第二、三、四代成虫一般要羽化后3d左右才开始产卵,常以开始产卵的当晚和次晚产卵最多。每只雌蛾产卵20-300多粒不等,平均100粒左右。卵分散产在生长浓绿嫩叶的正反面,以叶背较多,也有2-5粒产在一起,以花蜜或蚜虫蜜露作为补充营养[2]。稻纵卷叶螟的一龄幼虫在心叶或者卷叶的地方取食叶肉组织,被它取食过的地方会出现白色针头状的小点;二龄幼虫在叶尖或者叶片上中部结虫苞,这个时间叫做“卷叶期”。二龄幼虫取食叶肉后,受害部位会变为失水白条透明状;幼虫在三龄开始转苞,这个一般发生在晚上或早上四五点。1-2龄稻纵卷叶螟幼虫的食量较少,占幼虫总食量的4.6%左右;第四龄以后会多次转换植株;当稻纵卷叶螟发育到五龄时会进入暴食,此龄幼虫的食量非常大,会占到幼虫总食量的79.5%—89.6%[3]。
稻纵卷叶螟遍布我国大江南北,在很多省份为害都很严重,如果在农业生产中能够提前准确的预计到虫害发生,人们就能应用积极有效的方法来避免虫害发生,从而就能够尽可能的降低农业生产中的损失。所以稻纵卷叶螟的发生预报预测是非常有必要且非常有意义。
检测稻纵卷叶螟的发生有很多方法,用于测报的田间稻纵卷叶螟成虫调查方式主要有以下4种[4]。传统监测方法包括剥查法和田间赶蛾法等方式[5]。幼虫剥查法的具体操作方法是当幼虫孵化高峰期过后三到五天内下田人工计算幼虫孵化的数目,而赶蛾法则是在稻纵卷叶螟成虫发生前一周时开始,每天都用竹竿赶蛾,拨动水稻然后目测蛾子数量。虽然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幼虫剥查法和赶蛾法都比较能精确的预计稻纵卷叶螟爆发,但是也存在着很大的弊端,比如这些方法特别辛苦,而且劳动量特别大,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与我国现在的病虫害预测预报队伍不相适应。因此现在迫切的需要更加省时省力的预测方法来解决这一
现状
。因此许多学者对性信息素诱集法、智能灯诱法等检测手段进行了探索比较。许丽君[6]和姚士桐等人都分别用实验数据证明了性诱法比田间赶蛾法具有明显优势,在2011年稻纵卷叶螟发生较轻的年份,曾伟[7]等人运用性诱法、田间赶蛾法和灯测法3种不同方法对稻纵卷叶螟成虫监测效果的对比试验,结果都表明性诱法总体效果优于灯测法,诱蛾高峰日较明显,与田间赶蛾法相同或相差1—3天,能较好地反映田间成虫发生动态,但存在有个别蛾峰诱量偏少或不明显的现象。性诱法可以是一种理论检测方法,灯诱法和赶蛾发配合使用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检测准确率,尽管如此,但是这些方法都需要大量时间和人力物力,准确性也不能保证,得到的稻纵卷叶螟预测预报信息也存在一定的滞后性,所以无法适应农业现代化、信息化的发展趋势。
共4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上一篇:
Fluralaner对二化螟的毒力测定及其靶标受体的克隆分析
下一篇:
稻纵卷叶螟为害下水稻孕穗期的光谱特征及生物量分析
幼虫期高温对稻纵卷叶螟的影响
稻纵卷叶螟为害下水稻孕...
AT89C52单片机的超声波测距...
中国学术生态细节考察《...
承德市事业单位档案管理...
10万元能开儿童乐园吗,我...
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患...
志愿者活动的调查问卷表
医院财务风险因素分析及管理措施【2367字】
C#学校科研管理系统的设计
公寓空调设计任务书
国内外图像分割技术研究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