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研究了20XX年6月-9月南京地区白背飞虱迁飞路径以及预测其虫源地,通过在农业大学架设的灯诱装置获取的虫量数据以及美国国家大气与海洋局(NOAA)和澳大利亚国家气象局(ABM)共同开发的大气质点轨迹分析平台HYSPLIT对白背飞虱的迁飞轨迹进行回推模拟。并利用Visual Foxpro将得到的多条轨迹终点整合成数据库,再在ArcGIS中得出虫源地概率分布图。通过整理的数据,得出了灯诱虫量高峰,并根据各个高峰时间段的天气状况,水平气流、垂直速度场等信息,分析当时虫量高峰的可能原因。此外,还对虫源地的分布进行了预测。25645
毕业论文关键词:白背飞虱;迁飞路径;轨迹分析
Research on the Immigration of the whitebacked planthoppe Sogatella furcifera(Horváth) in Nanjing in 2016
Abstract:In this paper, we studied the migration path of whitebacked planthopper in Nanjing from June to September in 2016, and predicted the insect land data obtained by the lanterns set up at Nanji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and the data of the National Oceanic and Oceanic Administration (NOAA) ) And the Australian National Meteorological Administration (ABM) jointly developed by the atmospheric particle trajectory analysis platform HYSPLIT on the white back planthopper migration trajectory back to the simulation. And use Visual Foxpro will be the end of the integration of multiple trajectories into a database, and then in ArcGIS to obtain the probability distribution map. Based on the data of the data, the peak of the peak volume of the lamp was obtained, and the possible reasons for the peak of the peak were analyzed according to the weather conditions, horizontal airflow and vertical velocity field. In addition, the distribution of insect species was predicted.
Key words:Sogatella furcifera;migration pathway;trajectory analysis
目  录

摘要1
关键词1
Abstract1
Key words1
引言1
1 材料与方法2
1.1 虫情与气候资料2
1.1.1 虫情资料2
1.1.2 气象资料2
1.2 轨迹分析与参数设置 2
2 结果与分析2
2.1 灯下诱虫情况 2
2.2 虫量高峰日分析5
2.2.1 7月4日-7月7日虫量高峰 5
2.2.2 7月18日虫量高峰5
2.2.3 7月23日-7月30日虫量高峰5
2.2.4 8月4日-8月6日虫量高峰5
2.2.5 8月20日-8月24日虫量高峰5
2.2.6 9月1日-9月5日虫量高峰6
2.3 虫源地的分布8
3 讨论 9
致谢10
参考文献10
南京地区迁入白背飞虱虫源地的研究
引言白背飞虱Sogatella furcifera(Horváth)属同翅目(Homoptera) 、飞虱科(Delphacidae) , 是当前我国水稻生产上的主要迁飞性害虫之一。其成、若虫直接刺吸稻株的韧皮部汁液,造成水稻生长缓慢,分蘖延迟,瘪粒增加;为害严重时,造成稻株枯死,呈“虱烧”状[1]。白背飞虱成虫有趋光性、离株飞翔和迁飞习性,广泛分布于亚洲东部、南部、澳大利亚北部、太平洋岛屿、埃及等种植水稻的地区。但是白背飞虱在我国大部分稻区均不能越冬,只有在我国海南岛南部和云南省的河口和景洪等地可以越冬[2]。其每年随西南气流从越南稻区逐代迁入我国各稻区,白背飞虱每一代都有大量成虫羽化且每一代都有大量种群外迁[3]。因此,其发生具有“国际性、迁飞性、暴发性、毁灭性”四大特点。白背飞虱属于寡食性害虫,寄主以水稻最为适宜,可以在稗、早熟禾、看麦娘与甘蔗上勉强完成一个世代,但其死亡率高且后代生活力下降。在其他寄主植物上仅仅可以存活一段时间,不能完成整个完整的世代[4]。白背飞虱的起飞行为有明显的光节律性,呈现晨暮双峰型,其主要高峰时间主要在日出前和日落后[5]。另外,白背飞虱的迁飞高度主要受飞行低温阈值等因素的限制,在不同季节,由于温度不同,其迁飞高度有较大差异。其在夏季北迁时为距地面的400-2000m,以2000-1500m范围内的虫口密度最大;秋季南迁时的迁飞高度为距地面的300-1100m,最适飞行高度为600-900m[6-9]。白背飞虱的轨迹运行时间随着其起飞和降落时间的不同而有差异,其飞行时间最长可达1715 min,约30h[10]。在进入我国后,白背飞虱每年出现有规律的五次北迁和三次南迁[11]。在中国南方,5月下旬至6月中下旬时早稻接近成熟,白背飞虱可迁至江淮地区和长江中下游,对当地早稻造成危害。8月下旬后,中国季风转向,北方稻区迁出虫源在东北气流运载下向南回迁,其又对南方稻区的双季晚稻造成穗期危害。近年来,白背飞虱在我国发生严重,对水稻生产造成重大危害,使得水稻产量发生较大损失。因此,90年代以来,我国各地植保站和研究人员针对白背飞虱的迁飞展开广泛的研究,主要对白背飞虱的迁飞轨迹以及虫源地进行模拟和预测。我国在雷达观测以及将迁飞行为参数化的基础上,建立迁飞轨迹模型,开展中、小尺度的虫源地研究[12]。以达到及时预测预报,防患于未然。
上一篇:中国小麦微核心种质籽粒Cu、Zn积累差异性分析及低积累品种筛选
下一篇:云实内生菌Chaetomium globosumYSC5次生代谢产物研究

大盘山及邻近地区倒卵叶...

涟水芦笋栽培地区AM真菌多样性研究

南京市玄武湖公园绿化特点的调查与评析

高原地区G+微生物的筛选及...

Mann-Kendall检验淮安地区农业种植结构变化特征

长江中下游地区油菜湿渍害风险评估与区划

泛喜马拉雅地区糙果薹草组莎草科分类修订

公寓空调设计任务书

10万元能开儿童乐园吗,我...

AT89C52单片机的超声波测距...

志愿者活动的调查问卷表

国内外图像分割技术研究现状

承德市事业单位档案管理...

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患...

C#学校科研管理系统的设计

中国学术生态细节考察《...

医院财务风险因素分析及管理措施【2367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