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血时间(clotting time,CT)是指血液离开血管,在体外发生凝固的时间。它与出血时间不同,主要是测定内源性凝血途径中各种凝血因子是否缺乏,功能是否正常,或者是否有抗凝物质增多。实际上是反映血液(或血浆)的 XII 因子被激活后,血浆中处于酶原状态的凝血因子依次被激活,连续“放大”,最终使纤维蛋白原变成纤维蛋白。后者形成网状结构网络血小板栓子和红细胞,最后网状纤维蛋白收缩,形成牢固的血块[3]。研究发现血小板是体外循环凝血的重要因素,血小板计数更高的患者滤器更容易发生凝血[4]。来自优O尔P论R文T网WWw.YoueRw.com 加QQ7520`18766
血红蛋白浓度,又名血红蛋白含量(简写Hb),指每升全血中红细胞的血红蛋白的含量,单位为g/L。血红蛋白为血液携带氧气的运载工具,此值可用于衡量贫血的程度。血红蛋白是由珠蛋白和亚铁血红素组成的结合蛋白质。铁缺乏时网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变化出现早,且不受炎症反应影响,准确度较铁生化指标更高[6]。血红蛋白主要存在于红细胞中,在正常生理状态下,人血浆中仅有微量的血红蛋白(20~40mg/L)[7]。
血细胞计数,是运用血细胞计数板来对红细胞、白细胞进行计数。近年来,我国在血细胞自动分析领域取得了十分可喜的成绩。各级医院血细胞分析仪已基本普及,全血细胞计数(cBc)和自细胞分类计数(Dc)检测结果的精密度和准确度明显提高;同时,血细胞自动分析可向临床提供数十个参数[8]。随着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在我国的普遍使用,血细胞显微镜检查逐渐被忽略,大有被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取代之势。虽然血细胞分析仪可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可信度也较高,但是,如果完全依靠仪器检测结果,不加以分析和复查直接发出报告,会向临床发出一定数量的错误报告[9]。白细胞作为炎症标志物可以预测老年代谢综合征的存在及严重程度[10]。在本实验中将采用人工计数方法,对血细胞进行计数。
1 实验目的
学习并掌握出血时间、凝血时间、血红蛋白含量测定的方法以及掌握血细胞的人工计数方法。通过测出的这些数据与查找文献得来的正常值作比较,来观察出人体血液的理化性质的正常与否。
2 实验原理论文网
(1)出血时间:出血时间是指针刺使皮肤毛细血管破损后,从血液自行流出到自行停止的一段时间。当毛细血管和小血管受伤时,受伤的血管可立即收缩,局部血流减慢,促使血小板黏着于血管的破损处,同时血小板释放出血管活性物质,加强血管的收缩和血小板的聚集。故测定出血时间可了解血管功能和血小板功能(包括质和量)是否正常。
皮肤破损后,出血时间长短受血小板的数量和质量、毛细血管结构和功能以及血小板与毛细血管之间相互作用的影响,而受血液凝固因子含量及活性作用影响较小[2]。
正常人的出血时间为1~4min,出血时间延长常见于血小板数量减少者。
(2)凝血时间:从血液离体至完全凝固所需的时间称为凝血时间。全血由血细胞和血浆组成,具有运输、缓冲、参与生理止血和防御等功能[5]。本实验中血液离体后接触玻璃片(带负电荷)凝血过程启动,一系列凝血因子被激活,最后使纤维蛋白原转变为纤维蛋白。凝血时间反映血液本身的凝血过程是否正常,凝血因子缺乏或严重的血小板减少,均可以使凝血时间延长。玻片法测得的正常人的凝血时间为2~8min,试管法测得的为4~12min。
(3)血红蛋白浓度测定:测定血红蛋白含量的方法很多,常用比色法。本实验介绍用于目测比色的酸化法,即沙利式比色法。其原理是在一定量血液中加入少许盐酸,酸不仅使红细胞膜破坏,而且使原来位于红细胞内的亚铁血红素转变成高铁血红素(酸化血红素),后者呈较稳定的棕色。将其用蒸馏水稀释后与血红蛋白测定计的标准色进行目测比色,即得每100ml血液所含的血红蛋白克数或百分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