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 导入时不考虑学情
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构成的双边活动,且在当今的教育理念下,学生本位的思想成为教学的基础。然而,依旧有不少教师,在设计课堂导入的时候,只考虑到要结合知识点,却忽视了学生的直接经验。
在教学中,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二者的平衡,也是需要教师好好把握的。如果过于看重学生的直接经验,甚至以其为教学的中心,那么很容易走弯路,并且教学质量及效率会大打折扣。但是如果走另一个极端——过分强调间接经验,就会导致学生无法将所学知识进行迁移以解决问题,简言之,就是会导致教育和生活脱节。
3。3 导入时分寸拿捏不准
如上文所述,一节课供导入所用的时间往往只有短短几分钟,且导入的最主要目的是顺利引出新知,并帮助学生进行透彻的理解和运用。而笔者曾见过这样的一位教师,她上的是三年级上册的一节计算课,“乘数末尾有零的乘法”。由于学生已经学过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及口算,为了运用类比讲明算理,她选择的导入方式是复习导入。显然,她的想法是没错的,甚至还很巧妙,但美中不足的就是她在复习这一块浪费了太多时间,导致新课草草结束,不免有些本末倒置。
4 对于小学数学课堂中几种常用导入方式的探讨
根据不同维度,前人曾将小学数学课堂中的新知引入方式进行了分类。例如金华、曾玉华等人在《数学课导入九法》中将其分为以下九种:发现导入法、趣味导入法、悬念导入法、故事导入法、类比导入法、游戏导入法、实验导入法、提问导入法、联想导入法等[ ];而焦世峰则根据数学知识的不同形成过程,采取以下七种不同的导入方法:从数学本身的发展需要引入新知、从知识的类比中引入新知、运用归纳法引入新知、在知识分类中引入新知、从学生的生活经验中引入新知、在操作演示中引入新知、在创设情境中引入新知等[ ];而王睿在《成功地导入,良好的开端——浅谈小学数学课堂导入八法》中提到,可以将导入方法分为复习导入法、情境导入法、趣味导入法、设疑导入法、直观导入法、故事导入法、游戏导入法、类比导入法等八种方法[ ]。
综合考虑实际情况及前人经验,本文笔者更倾向于王睿的八种分法,并在此基础上将其分类进一步细化。由于在分类方面前人早已论述详尽,在此问题上,笔者就不做过多赘述,故择其中四种最为常见的导入法进行详细论述,详见下文。
4。1 复习导入法文献综述
传统的填鸭式教学因不考虑学情、不利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而饱受责难,现代教学观认为,学生的学习是需要纽带的。何为纽带?即如前文所提,是一座连接新旧知识的桥梁。
复习导入法就好比纽带,对于知识起承前启后的作用,以旧知识为桥梁,不仅能够促进学生对于旧知识的理解,以及对于新旧知识之间关系的掌握,更重要的是能够让学生从旧知识的复习中发现新问题,解决新问题,从而获得新知。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中把握好新旧知识的联系,以为新知作铺垫的目的进行复习,引发讲授新知识的契机。
例如,在教授“乘数末尾有零的乘法”时,考虑到学生已经学习了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及笔算,那么对于本节课算理教授的设计,可以由一般的两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过渡到乘数末尾有零的乘法。比如我们可以设计这样两组口算题作为引子:①4×7;5×6;12×5;②40×7;50×6;12×50。以此引导学生将曾经学过的算理算法迁移到新的问题中来,以便于更好地理解新知识。这就是将复习导入法用的比较好的例子,当然,这依旧是以教师对于教学内容烂熟于心并熟练把握知识之间的联系为基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