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1模型绘制 16
3。2。2参数设置 16
4。参数计算结果验证 21
4。1测试仪器 21
4。2测试方法 22
4。3关于变压器 23
结 论 25
参考文献 26
致 谢 27
1.绪论
1.1引言源G于J优L尔V论N文M网WwW.youeRw.com 原文+QQ75201`8766
随着科技的发展与时代的进步,传统的有线输电方式已经显得捉襟见肘甚至无能为力。在人们的生活中,传统的充电与输电形式都是使用的插头、插座与电线,不过这种传统的充电方式在使用过程中,越来越暴露出不便或不安全的弊端。例如给移动的设备供电、为封闭设备供电及未来的太阳能卫星发电站的电能输送问题;由于存在摩擦、老化等问题,电能传输过程中很容易产生火花,从而影响到用电设备的寿命和用电安全。此外,传统的有线电力传输方式不能满足一些特殊应用场合的需要,如在矿井和水中等。新型无接触供电系统综合运用电磁感应耦合技术等新技术,通过采用一、二次侧可分离的变压器将电能从电源侧经气隙传递给一个或多个负载,从而安全、高效、可靠、灵活地实现了电能的无接触传输,克服了传统的电能传输中存在的裸露导体、接触火花、电击、短路等不安全因素,广泛应用于喷漆车间、医疗、军事等领域,应用前景十分广阔[1]。
基于电磁感应技术与电力电子技术的无线供电(WirelessPowerTransmission,WPT)或称非接触电能传输(ContactlessPowerTransmission,CPT),指的是电能从电源到负载的一种没有经过电气直接接触的能量传输方式。无线电能传输一直是人类的梦想。在1893年的哥伦比亚世博会上,美国科学家NikolaTesla展示了他的无线磷光照明灯,NikolaTesla利用无线电能传输原理,在没有任何导线连接的情况下点亮了灯泡,这是人类在无线电能传输初期阶段的重要尝试。在1968年的时候,美国航空工程师PeterGlaser提出了建立空间太阳能电站的概念,他利用在外太空的卫星,收集太阳能并传输到地球表面上来。随后,美国和日本等主要发达国家相继开展了空间太阳能电站的研究。因此,人类向无线电能传输的梦想前进了一大步。2007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MarinSoljacic教授等人在中等距离无线电能传输方面取得了新进展。随后,世界各地的研究人员对无线电能传输开展了越来越多的研究。WPT系统将传统变压器的紧耦合磁路分开,应用原副边分离的变压器,通过磁场耦合完成电能传输。
与传统的接触式充电相比,无线供电技术具有以下优点[2-5]:
A。灵活性强。供电电源和用电设备之间通过大气隙非紧密耦合,因此用电设备在一定的范围内可以自由移动,提高了用电设备的灵活性。
B。环境适应性强。系统由相互独立、无电接触的两部分构成,因此可用于粉尘、潮湿和腐蚀性强的环境。且与传统的接触式供电方式相比,不产生积碳,不会污染环境。
C。安全可靠。由于电源与负载之间没有互联线的插拔,避免了火花的产生,提高了人和设备的安全性;且因避免了导体的接触摩擦,不会产生机械磨损、电腐蚀和化学腐蚀及相应的维护问题,可以做到少维护或者免维护,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
这种新型供电技术在许多领域具有特殊的优势,如在电动汽车等移动设备供电场合,可实现无人自动充电和移动式充电;在喷漆车间、地下煤井等有特殊安全要求的场合,可避免由机械摩擦导致的火灾和爆炸;在心脏起搏器等人体植入设备供电场合,可避免破坏病人皮肤、减小手术感染及病人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