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给出仿生模式识别相关应用及取得的效果。
1.4 论文章节结构
根据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本文章节结构安排如下图: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传统模式识别
第三章 仿生模式识别
第四章 仿生模式识别的数学工具
第五章 仿生模式识别的人工神经网络实现
第优尔章 仿生模式识别的应用与效果
图1.1 论文章节架构
第一章主要介绍人工智能的发展,以及在此基础上如何产生新兴领域——模式识别;
第二章描述传统的统计模式识别的产生、基本概况以及它的缺陷;
第三章重点阐述本文的焦点——仿生模式识别如何脱颖而出,与传统模式识别的差异;
第四章分析仿生模式识别的数学工具,即高文空间几何的相关概念、理论,研究高文空间中点分布的相关性质及高文空间几何覆盖理论;
第五章研究人工神经网络,及如何运用该理论实现仿生模式识别;
第优尔章介绍仿生模式识别的相关应用和所取得的效果。
2 传统模式识别
通俗一点说模式识别即是利用计算机或其他装置对图形、语音、文字等信息所做的识别,它在上世纪20年代问世,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大约在60年代形成一门独立的学科,并且不断丰富完善,在各个领域都产生一定影响,被大量应用到医学、天文、人工智能、考古、武器研发、地质勘探、工农业等等诸多领域中,如人脸识别、文本分类、指纹识别、系统检测、精确制导、手写体字符识别等方方面面,极大的鼓舞了人类对于计算机智能研究的热情。
2.1 模式识别发展历程
1929年G.Tauschek研制出了世界上第一台阅读机,能够阅读0-9这十个数字,这也是最早的模式识别雏形。上个世纪30年代Fisher第一次提出“线性判别分析”,这种方法主要是通过两类向量概率分布函数将它们区分,这一理论日后成为传统模式识别的根本。接着,统计模式识别逐渐转化为寻找使平均风险最小化的一种识别方式,基本与处理类别划分大同小异。之后,Vapnik创造的“最优分类超平面”,并以此形成的一套统计学理论,直接导致了支撑向量机的诞生,支撑向量机是否复杂也可由VC的文数来决定,十分灵活,得到了广泛的认可。而计算机也在不断发展,计算速度与日俱增,这也部分的克服了“文数灾难”问题,因此,统计模式识别仍占据主导地位。60年代时,L.A.Zadeh研究出了模糊集理论,使得模糊模式识别理论有了长足进步。80年代,Hopfield发明了神经元网络模型,此后人工神经网络逐渐被运用到模式识别领域。2002年,中科院院士王守觉提出一个全新概念——仿生模式识别,用“认识”代替“区分”,强调同类样本之间的连续性,成为模式识别领域的一股新思想。
2.2 模式识别的概念
模式识别对于我们人类来说并不陌生,它是我们与生俱来的一种智能表现,人们在不经意间可能都在进行着模式识别,人们通过不断观察事物,积累记忆,对事物就有了识别划分能力。这种识别能力对任何动物来说太过于简单而自然,以至于人们忽略了对它的仔细研究,直到计算机的出现改变了人类的生活,计算机拥有超强的计算速度,人类通过对它的不断挖掘试图让它代替人进行一些体力劳动,它不仅可以高效率的完成任务,还可以适应高强度、高危险的工作环境,这就要求它要具有分析运算进行识别的能力。
模式就像我们所熟悉的标本一样,世界上任何客观存在的事物都可以叫做模式。比如一栋楼、一本影集、一场话剧等等。在模式识别理论中,一般把对某一事物所做的定量或结构性描述的集合成为模式,如根据人的体貌特征身高、体重、性别等判断此人是张三或李四;根据物体的颜色、气、形状区分它的类别等等。模式可以以图形、符号、语言、声音等各种形式出现。
- 上一篇:基于旋律的音乐检索系统设计与实现
- 下一篇:PC838红外接收系统的设计和应用+文献综述
-
-
-
-
-
-
-
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对经营绩效的影响研究
NFC协议物理层的软件实现+文献综述
巴金《激流三部曲》高觉新的悲剧命运
g-C3N4光催化剂的制备和光催化性能研究
C++最短路径算法研究和程序设计
中国传统元素在游戏角色...
浅析中国古代宗法制度
江苏省某高中学生体质现状的调查研究
现代简约美式风格在室内家装中的运用
高警觉工作人群的元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