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EIT技术的研究意义
超声波CT技术、核磁共振CT技术、X-CT技术等,是目前比较常见用于临床诊断的医学成像技术[1]。目前,这几种常见的医学成像技术,都有一些各自的缺陷,超声波CT技术忽略超声波与生物组织之间的相互作用,无法得到理想的定量结果;核磁共振CT技术系统设备昂贵且体积最大,无法监测骨组织信息;X-CT成像技术中X射线会造成细胞损害,对人体有一定危害,因而不宜重复使用,而且系统设备复杂昂贵。论文网
电阻抗成像技术(Electrical Impedance Tomography,简称EIT)是一种较新的成像技术,它以被测物体体内电导率的分布或者变化作为成像对象[2],拥有许多现有成像技术不具备的优势。EIT技术对人体无创无害,可以对病人进行长期的图像监护,这在现有的成像技术中是很难做到的。同时EIT技术系统设备简单廉价的特点也非常适合进行广泛的医疗普查。EIT技术还可以多次进行重复测量,系统体积小易携带,在医学界已经引起了广泛的关注[3]。EIT技术与现有的常见医学成像技术的比较如表1。1所示。从表1。1中可以看出,EIT技术虽然具有众多优势,但目前它的空间分辨率与现有的成像技术相比比较低,成像速度也比较慢,因此EIT技术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表1。1 EIT技术与其他医学成像技术的比较
技术名称 空间分辨率 成像速度 创伤性 仪器造价 检查费用 简便性 国产化
X-CT 较高 2ms 明显 很高 较高 复杂 有
核磁共振CT 较高 20ms 不明显 很高 高 复杂 研制中
超声波
CT 较高 <1s 不明显 较高 较高 较复杂 较少
EIT 较低 40ms 不明显 较低 低 简便 研制中
1。2 EIT技术发展历程
1。3 EIT的应用前景
1。4 EIT的技术难点
EIT作为一种新的诊断方法,固然有其自己的优势,但它也存在一些技术难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8]:
(1)图像重构算法。图像重构算法的一个普遍问题是其逆问题有严重的病态特性,即边界电压数据的微小扰动便会极大地影响逆问题的解,逆问题的解通常不是稳定和唯一的,这使其结果没有实际意义,而且目前已知的图像重构算法的分辨率在被测物体的中心场域比较低,而在被测物体的边界处却比较高,这大大影响了图像重建的分辨率。
(2)电极系统。目前,电极系统的主要问题是如何权衡电极数目和计算量,使之达到一个平衡。EIT的一个难点就是信息量相对其他成像技术较小,增加电极个数虽然可以增大测量数据量,但增加电极数目又会使计算量增大和图像重建变得复杂,而且电极需要直接接触生物体表面,而生物体表面也不可能无限制放置大量EIT电极,而是有一定限度的,因此电极数目的选择应当综合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