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国家不同学者关于幼儿在园安全研究的研究方法各不相同,有的学者通过环境对幼儿园安全进行分析,有的学者通过分析案例进行调查研究。教育专家Olsen对幼儿园环境创设的安全问题进行了更详细的研究。教育专家Olsen与两位博士Hudson和Thompson的文章《创建预防操场伤害的方案》提到了在学校坏境中,操场是意外伤害的主要来源,主要原因是设备及操场地面存在着安全隐患。因此,制定一个操场伤害预防计划,为儿童提供安全的教育户外环境是至关重要的(Olsen,Hudson, &Thompson,2008)。他们也详细阐述了防止操场意外事故的各个方案,例如设备材料的选择以及设立预防陪审团。89304
Eberl所著的《基于347例幼儿园伤害事故的分析》(Eberl,Ainoedhofer,2009)通过问卷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确定了在22个月的研究期间的347个幼儿园意外伤害事件,并提出了预防儿童意外事故的方法。与教育专家Olsen类似的,他发现尽管孩子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室内度过的,但仍然有一半的伤害发生在室外环境中。最常见的损伤情况是发生碰撞或跌倒在操场上,28%的安全事故为被物体击打和扭打。通过详细的统计,他发现手指损伤发生的频率不高,跌下(不包括操场)和由玩具造成的伤害发生频率同样不高。在一般情况下,最常见的事故包括头部和颈部受伤,其次是上肢受伤,下肢和躯干。严重损伤中最普遍的是上肢骨折。外部事故相比内部事故而言更易造成严重伤害。并且他们发现了男孩比女孩更频繁地参与事故(男:女= 3:2)。他们还确定了季节性和昼夜差异性,在开学的头两个月孩子们最容易受伤(九月和十月),在一周的头三天(星期一至星期三),并分别在午餐前和午餐后安全事故最易发生。这已经是非常细致的研究与统计了。他对此提出的建议是连续的儿童安全培训计划很有必要,并且强调所有的教师积极参与到其中。论文网
我们可以发现,许多国外学者对这方面研究数量和质量都很高,这也为本研究提供了更多可借鉴的元素,获得了很多启发。
2。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也有不少学者对幼儿园安全问题进行过分析。国内大多数文献都是通过归纳总结幼儿园安全事故频发的原因,并将不同类型的安全事故进行分类,根据事故致因理论从不同视角提出了解决措施。由于本研究主要从幼儿在园一日活动中的六个环节进行分析:入园、教学活动、游戏活动、就餐、午睡、离园,所以分别从这六方面对国内各学者的研究成果进行分析。
首先是幼儿园入园时的安全隐患。瞿瑛(2002)提出幼儿伤害事件的六大起因中的三点都与入园时的安全隐患相关。翁榕萍(2012)也在归纳幼儿园一日生活中常见的危机类型时最先提到幼儿园晨检制度流于形式,会造成传染性疾病。这些研究结果说明早上入园时园方与教师千万不可大意,入园时的大意会导致幼儿在园的安全隐患。李志炜(2014)在探讨幼儿园里幼儿常见安全事故发生原因时提出,幼儿会把异物放入耳、口、鼻里,导致安全事故,也有幼儿吞食异物、烫伤等等。说明幼儿入园时将零食带入园内的危害也不容小觑。对此,她也提出了应对幼儿入园安全隐患的措施:幼儿入园时,老师应对幼儿进行晨检,做到一看、二摸、三问、四查。幼儿教师应首先观察幼儿的面色及精神状态,并检查幼儿有无发烧状况或传染病早期表现等。然后教师需检查幼儿有无携带不安全物品,例如针、小刀、玻璃球、尖锐的玩具等有安全隐患的物品。对带来药物的幼儿,教师应妥善保管其药物,并完善记载名字与用量,防止发生错误食用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