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使用与满足”理论发展历程
最早,“使用与满足”是用人们的行为动机作为基础来探讨,受众自愿的去接近媒体,也就是初期的“主动的受众”概念[1]。通常观众会去靠近媒体,为了自己的心理诉求如为了提高自己的安全感等等。但是,在早期这些心理动机更多的还只是分散的,还没有合并并且发展成为一个正式的、完整的概念[2]。但是,逐渐地研究者在研究这些心理动机的过程中,相信受众可以在被要求的时候,尽可能的提供关于媒介使用动机的信息,从而对应这些需求,建立正式的相对应的满足类别[3]。93886
上世纪中,有限效果模式的发展到达顶峰状态,此时的“使用与满足”关注受众倾向和媒介使用的关联,此时探讨了孩童与电视之间的联系,而且非常重视孩童和家庭之间的整合关系[4]。约瑟夫提出用“功能论”分析使用与满足理论,他觉得这样能确定受众的主动性这个研究主线研究[5]。到了70年代“使用与满足”开始探讨受众使用媒介的出发点,即人类怎么样通过媒介去满足自己的心理需求等[6]。学者运用类型表述媒介使用和产生效果的复杂程度,麦奎尔和布卢姆勒将人们从通过接触媒介媒介而获得的满足进行分类,把人类所处的环境和他们的需求相关联,从而将人与媒介的互动进行分类[7]。
而同年罗森格伦和温达尔就得人们有多样的动机去使用媒介,他们觉得根据互动需求应该可以有多种不同的媒介介入[8]。在70年代,卡茨,布鲁姆勒和格威奇提出“使用与满足”的五个基本前提,确立了理论的功能基础,并完美体现了这类研究的未来前景走向。他们的理论如下:(1)大众的心理社会需求可以从媒介来得到满足;(2)大众会将媒介的使用与自身相关联(3)大众传播媒介有很多竞争对手,因为它只能满足人的一部分需求(4)理论建立在假设受众理性,知道自己诉求的前提之下(5)受众有自己的价值想法,能对媒介做出自己的判断。但是学术界对他们的研究表示怀疑和批评,到了1980 到1990年代,使用与满足研究开始对以上的批评发展出有系统的回应。
虽然几十年来,对于使用与满足理论的研究一直倍受质疑和批评,但是这个研究取向依然是具有重大的开创性价值的,很多研究证明受众是有自己的需求的,并且回去主动使用媒介[9];过去的传播研究并没有注意到这一点,并且使用与满足的研究是受众研究领域的翘楚,它最大的里程碑式的意义就在于打破了过去对传统媒介效果研究,而是把受众的需求看成媒介行为的自变量,而媒介行为则是因变量,这个转折对传统的研究尤为重要[10]。
(二)国内外对使用与满足理论的研究
国外对该理论的研究比较早。学者比较了媒介的观看动机,研究使用媒介和态度行为之间的联系。还有研究分析了背景差异、动机和公开程度会产生的结果。
国内虽然研究晚但发展速度快[11]。学者对于部分特殊群体做了很多相应的研究,对于大学生的研究却普遍较少,主要有郝黎《高校大学生网络使用与满足行为研究》;胡翼青、殷慧娴《互联网上的使用与满足——一项关于大学生网络使用的实证研究》;何国平《当前大学生互联网使用与满足的新动向——基于广州大学城的问卷调查》。还有对于互联网等新媒介的研究较多,对传统媒体如电视等研究较少,主要有强月新、张明新《从“使用与满足论”视角看我国农村受众的电视收看动机》;李芹燕《从“使用与满足”解读[家有儿女]热播》;周新宇《从“超级女声”的成功看“使用与满足”传播理论的应用》,;李健《从“使用与满足”视角解读“韩剧热”》;宋毅《儿童对电视的使用与湍足分祈—以中央电视台少儿频道[大风车]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