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国外营运资金管理研究回顾
国外对营运资金管理的研究开始于20世纪30年代,至今为止营养资金管理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史。接下来本文主要从营运资金管理的研究对象、营运资金管理评价指标以及营运资金管理办法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营运资金管理研究对象:从单独流动项目的研究到整体的研究的演变。在20世纪30年代,国外便已经开始了关于营运资金管理的研究。但在20世纪70年代以前,营运资金管理研究的主要内容是围绕如何对各营运资金项目(主要是应收账款、存货等流动资产)进行优化。1972年,W. D. Knight指出:单独研究每项流动资产的最优水平是不合适的,当将各项流动资产上的投资联合起来进行研究时,决策的性质不应当是最优化,而应该是满意化。Keith. Smith (1979) 指出: 关于每个营运资金项目管理的研究已有很大进展, 但将营运资金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研究却没有多少进展, 并首次探讨了整体营运资金规划与控制的内容。1989年,John J. Hampton & Cecilia L. Wagner在《营运资金管理》将营运资金管理的内容拓展到了信用评级、短期融资、消费者信贷等内容。即:从盈利性和风险性两个角度考察,将流动资金的存量配置与其相应的资金来源联系起来, 从总体上进行观察和研究如何据此制定合理营运资金政策。这种基本内容框架一直保持到现在, 未发生明显的变化。
管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从流动资产周转率到营运资金周转期的演变。与研究早期对于营运资金管理的重点内容相适应,当时的管理评价指标主要是以单独项目的流动周转率或者周转期为评价指标。常用的指标有:应收账款周转期(周转率)、存货周转期(周转率)、等。这种评价指标存在很大的缺陷:一方面忽略了项目之间内在影响与联系的考察,另一方面指标的选取的指标很片面,并不能全面的反应营运资金管理的内容。因而导致企业在应用这些指标时经常出现冲突和矛盾,很难从总体上把握存货、应收账款、应付账款周转及其变化对营运资金的具体影响程度。针对上述指标存在的缺陷,许多学者进行修正提出了衡量营运资金管理效率的动态指标——现金周期(Cash Conversion Cycle,简称CCC)。1976年,Hampton C.Hager在其论文《现金管理和现金周期》中提出了“现金周期"这一概念,结合企业的生产过程探讨现金流转状况,提出了改进现金管理,缩短现金周期的措施。1990年,James A. Gentry, R. Vaidyanathan和Hei Wai Lee在现金周期的基础上,通过综合考虑现金周转期内各个阶段现金流量的时间和数量,按不同时间点占用营运资金数量重新计算原材料、半成品、产成品、应收账款和应付账款周转天数,建立了一个修正的现金周期(A Weighted Cash Conversion Cycle,WCCC)指标——加权现金周期。但是,由于这个指标计算所需的数据中包括存货三个组成部分的具体周转天数,而这些却是企业内部资料不可获得的,因此,外部投资者很难运用该指标对企业的营运资金管理效率做出评价。此后,在1999年和2003年,Jane M.Coat、Claine Kamm Latham和Martin Gosman、Trish Kelly分别针对主要零售行业的营运资金管理效率提出了商业周期指标(Merchandising Days)、剩余日指标(Excess Days)。
在学术界进行研究的同时,实务界也在进行着不断地探索。波士顿咨询公司(BCG)使用著名的“营运资金生产率”来衡量公司营运资金管理效率和业绩水平。自1997年开始,REL咨询公司和CFO杂志便开始对企业进行营运资金管理调查,采用营运资金周转期(Days of Working Capital,简称DWC)和现金周转效率(Cash Conversion Efficiency,简称CCE)两个指标的加权平均对企业进行排名,计算公式如下所示: